Workflow
2025服贸会|人工智能重构医疗健康全链条
北京商报·2025-09-12 18:28

政策与行业指导 - 国务院于8月21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探索推广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以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2] -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北京市政府的指导下,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和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动医疗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旨在构建行业共创平台,培育产业生态集群[2] 中试基地核心职能与服务 - 中试基地聚焦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制造领域的“人工智能+”共性问题,构建“算—数—模—用”共性支撑能力[2] - 面向精准诊疗,中试基地打造“需求验证—产品研发—应用推广”全流程服务体系,服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加速医疗人工智能成果孵化[3] - 面向生物医药制造,中试基地构建“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上市审批”全流程服务体系,服务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助力药物研发智能化转型[3] 人工智能应用优势与方向 - 行业优势体现在高价值场景、高质量数据和高水平组织方面,优先解决死亡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疾病以及资源短缺学科[3] - 应用方向包括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公平可及、确保质量安全及实现成本可控,具体表现为将专家智慧产品化以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并提升诊断准确率与治疗安全性[3] 评测体系与数据服务 - 北京市联合多家医疗机构专科团队,依托国家人工智能基地,打造了融合多模态数据与权威医学知识的专科评测体系[3] - 评测数据集来源于国内外标杆教材、最新专病指南及多模态临床真实数据,经专家团队编写正负评分标准,并构建了专家裁判模型以提升评测的临床贴合性与区分度[4] - 医疗健康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建立“端到端”的医疗数据安全保障与高效流通方案,支撑高质量数据集的安全流转[5] - 医疗数据标注服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管理平台,集成标注工具和智能算法,依托与头部医院共同打造的标注标准体系[5] 应用推广与现有成果 - 医疗健康AI应用推广服务可实现AI应用的统一纳管和一体化运营,已汇聚百余项AI应用,覆盖30个关键临床场景[5] - 相关AI应用目前依托京通健康平台等渠道,面向医生和患者提供规模服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