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行业指导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探索推广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北京市各级政府指导推动医疗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旨在构建行业共创平台,培育产业生态,争创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和产业生态集群 [2] 中试基地核心职能与服务体系 - 中试基地聚焦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制造领域"人工智能+"共性问题,构建"算—数—模—用"共性支撑能力 [2] - 面向精准诊疗,打造"需求验证—产品研发—应用推广"全流程服务体系,加速医疗人工智能成果孵化 [3] - 面向生物医药制造,构建"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上市审批"全流程服务体系,助力药物研发智能化转型 [3] 人工智能应用价值与场景 - 人工智能应用优先解决死亡率及疾病负担排名靠前的疾病和资源短缺学科,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 [3] - 人工智能应用旨在提升诊断准确率与治疗安全性,实现成本可控,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3] - 医疗健康AI应用推广服务已汇聚百余项AI应用,覆盖30个关键临床场景,并通过京通健康平台等渠道面向医生和患者提供规模服务 [5] 数据与评测体系建设 - 北京市联合多家医疗机构打造融合多模态数据与权威医学知识的专科评测体系,评测数据来源于国内外标杆教材、最新专病指南及多模态临床真实数据 [3][4] - 建立专家裁判模型学习医生打分逻辑,提升评测的临床贴合性与区分度,全面评估模型在不同复杂程度任务的表现能力 [4] - 医疗健康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建立"端到端"的医疗数据安全保障与高效流通方案,支撑高质量数据集的安全流转 [5] - 医疗数据标注服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管理平台,集成标注工具和智能算法,依托与头部医院共建的标注标准体系 [5]
人工智能重构医疗健康全链条
北京商报·2025-09-12 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