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度看WA与VLA之争
中国汽车报网·2025-09-12 18:39
正当人工智能(AI)赋能自动驾驶,推动技术演进如火如荼之际,企业选择WA(世界行为模型)技术路 线,还是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技术方案,引发了行业热议。 近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执行官靳玉志称,在辅助驾驶技术路线选择上,华为倾向于WA而非VLA。 他认为,WA才是实现真正自动驾驶的终极方案。但如今在汽车行业,VLA模型拥有更多拥护者,小鹏、理想、 奇瑞等都有清晰的VLA发展规划。两种技术路线各有哪些拥护者?发展的上限在哪儿?谁将是智驾最终方案…… 一系列问题有待解疑释惑。 一、谁的拥护者更多 二、谁的上限更高 当前,WA与VLA两种技术路线,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竞争态势,而且两者各自的上限也存在差异。 如今,一些车企认同的是,WA的上限相对更高,但复杂程度也更高,实现的时间可能会更长,需要更多的算 力、数据和标准的支撑。靳玉志也透露,华为在以WA匹配一款车型时,最快也需要6~9个月。"从应用看,WA 的上限是构建'数字孪生式'驾驶决策系统,核心指标包括场景覆盖率、决策正确率、硬件依赖度等方面。"在颜宏 伟眼中,场景覆盖率即通过WE生成无限极端工况,实现真实驾驶场景覆盖。而WE利用扩散生成模型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