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基金行业转型背景 - 行业正经历从规模驱动到质量驱动的深刻转型,以解决基金设立数量过多、投向趋同、资金运作效率不高等结构性矛盾 [1] - 截至2024年末,政府投资基金累计数量达1627只,规模达3.35万亿元,华东地区在数量和规模上显著领先 [4] - 2025年上半年,政府资金在机构LP认缴出资金额中占比从40.8%飙升至68.3%,政府引导基金出资2881亿元,同比增长151% [4] 政策导向与制度体系建设 - 国办1号文开启政府投资基金1+N制度体系构建,国家发改委随后就《工作指引》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细化投向原则和考核机制 [1] - 政策旨在加强政府投资基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定位,发挥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增强投资延续性 [2] - 《管理办法》将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发挥耐心资本作用列为考核指标,各占10%权重,并对基金存续期超10年及投资早期项目给予考核优待 [5] 运作模式与地方实践创新 - 创业投资类基金普遍采取母子基金架构以放大财政资金撬动效应,产业投资类基金则更多由地方国资直接投向重点项目 [2] - 长三角地区通过省市区多级联动支持优势产业,并探索延长基金存续期、发展并购基金和S基金以畅通股权投资退出循环 [8] - 浙江推广使用全省政府投资基金一张网管理平台,打通项目库、专家库、机构库,推动政府投资基金与国有企业基金协同联动 [8] 基金管理人(GP)与行业影响 - 政策推动GP在专业化与市场化之间寻找清晰定位,例如依托产业资源、深耕区域优势或专注特定发展阶段 [2] - 地方政府在子基金遴选中更看重GP的产业深耕能力和项目储备质量,以及引入产业链关键环节、搭建产业生态的能力 [9] - 行业将以市场化、专业化为方向加速优胜劣汰,改变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格局,GP需调整战略方向、优化人才结构和盈利模式以应对竞争 [10]
顶层设计下的创新资本逻辑:政府投资基金的航向校准与再平衡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2 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