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剧难逃「内热外冷」
36氪·2025-09-12 20:43

暑期档短剧行业表现 - 短剧平台如红果短剧和河马剧场通过免费模式、CP营销和系列化内容推动数据增长 单剧播放量突破30亿[1] - 长视频平台如爱奇艺和腾讯视频通过IP改编和竖屏短剧加入竞争 爱奇艺的《成何体统》创站内热度纪录 腾讯视频举办首届短剧节[1][17][19] - 社区平台如快手和小红书利用社区优势推出热度作品 小红书的《关于我和死对头同名这件事》播放量接近3000万 话题浏览过亿[1][20] 内容创作趋势 - 系列化续集成流量主力 红果短剧的《十八岁太奶奶2》播放量破30亿 多部续集如《云渺4》《乡下真千金2》持续推出[10] - CP营销工业化 如何聪睿与刘念三搭的《念念有词》和王凯沐与马乐婕四搭的《善男信女》成为平台战报核心[13] - 男频短剧和漫剧崛起 《一品布衣》《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等进入10亿播放俱乐部 漫剧因AI成本可控成为新风口[14][16] 行业数据与用户规模 - 短剧播放量达十亿级 总观看量突破300亿 行业迈向50亿和100亿流量时代[3][23] - 用户规模接近饱和 短剧用户总量达7亿 占网民总数近70% 增量空间受限[31] 市场挑战与困境 - 内容同质化严重 叙事模式套路化如"重生逆袭"和"霸总甜宠" 导致观众疲劳[26][27] - 短剧缺乏破圈现象 社交媒体热搜稀少 观众被动消费而非主动讨论[23][30] - 影视化趋势抬高成本但未提升观感 短剧失去短快爽优势 难以复制长剧文化影响力[34][36] 平台竞争策略 - 长视频平台发挥IP和资源整合优势 爱奇艺通过长短IP联动 腾讯视频加强竖屏短剧布局[17][19] - 社区平台依赖社区驱动 小红书通过影展合作和话题营销制造小圈层热度但整体收益有限[20][22]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平台密集上线内容争夺同一批用户注意力[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