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争议引爆行业,消费者为何“谈虎色变”
第一财经·2025-09-12 22:53
本次纷争的原因之一还与顾客端和品牌端对于预制的理解不太一样有关。 "预制菜"究竟是餐饮工业化的进步,还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漠视?近日,由网红企业家罗永浩对餐饮品 牌西贝的质疑所引发的这场巨大风波,正是呈现了这一争论。 一方基于消费体验呼吁强制明示,另一方则从专业角度坚决否认并准备法律维权。在这场"罗生门"背 后,暴露的是当前预制菜行业标准缺失、定义模糊与消费者认知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罗永浩公开指责,西贝"应战" 9月12日,记者探访了上海市一家西贝莜面村的后厨,员工告诉记者:"店里没有预制菜。烤鱼烤羊等菜 品运来的时候都是生的状态,到店后才开始烹饪。香葱烤鱼大概需要烤9分钟,烤鸭需要烤80分 钟。"【探访详情可戳记者实探西贝后厨】 9月11日,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西贝的中央厨房预加工,配送到门店的是原料,例如羊排 切割成标准形状等。预制和预制菜是两回事,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预制菜是成品,是将熟食加工 好冷冻,再拆包装后加热直接食用。 缺乏国标,但鼓励预制菜明示 实际上,在被C端消费者熟知之前,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已有20多年之久。但当时预制菜仅仅被B端 业者所知晓,并作为行业内的切配和辅助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