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要素市场化配置将让湾区经济更有活力
南方都市报·2025-09-12 23:17

改革试点概况 - 国务院于9月11日批复同意在10个区域开展为期两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1] - 试点区域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 [1] -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试点实施方案涵盖七大方面共22条内容,试点范围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肇庆、惠州、东莞、中山九市全域 [1] 要素市场化配置定义与目标 - 要素市场化配置即要素价格和归属由市场决定,旨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决难点问题 [2] - 改革核心目标是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 [3] - 针对不同要素有不同改革重点,如技术要素侧重科技成果转化,土地要素侧重集约高效配置,数据要素侧重价值实现和高效应用 [2] 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意义与挑战 - 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纳入首批试点是对其发展基础与改革潜力的高度认可 [2] - 大湾区作为“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特殊区域,要素流通面临的挑战尤为复杂 [3] - 试点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以回应要素流通难题 [3] 新型要素配置重点 - 方案突出强调数据、算力、空域等新型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 [1][4] - 在数据要素方面,将探索数据产权界定、流通交易、跨境传输等机制,以释放数据价值并推动打造国际数据枢纽和算力高地 [4] - 在空域资源方面,优化管理模式将为低空经济、无人机物流等新业态提供支撑,巩固大湾区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 [4] 政务服务与区域协同 - 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是改革重要方向,要求规则衔接、标准互认和监管协同以保障要素自由流动 [5] - 方案关于人力资源、技术成果、资本跨区域配置的内容将推动九市在户籍、社保、职称认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深化合作 [5] - 改革将加快破除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推动“湾区通”工程向纵深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并实现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5] 改革预期影响 -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将加强大湾区内地九市与港澳之间的要素流通与合作 [5] - 改革有望探索出一套适应不同制度、不同经济体系协同发展的要素配置模式 [5] -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大湾区有望在数据产权制度、新型要素配置规则、跨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湾区样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