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前沿想象到AI落地 创新如何重塑增长丨2025外滩大会观察
国际金融报·2025-09-13 05:37

大会核心观点 - 2025外滩大会聚焦AI与人类共存及共同繁荣 探索智能上限 产业实践和全球协作三大主线[1] - AI发展进入深耕期 从依赖人类数据的范式转向经验驱动的自主学习范式 强调持续学习能力和真实世界适应性[3][12] - 技术落地面临核心挑战:需解决能源瓶颈 实现软硬件系统创新 并建立全球协作机制与伦理框架[6][8][7] AI技术范式演进 - 图灵奖得主萨顿提出从人类数据时代转向经验时代 智能体需通过环境互动学习新知而非依赖静态知识[3] - 香港大学马毅指出当前大模型缺乏自我验证与纠错能力 呼吁从黑箱试错转向数学原理驱动的白箱智能[5] - 中科大孙玄强调AI发展受能源约束 电力消耗指数级增长需核聚变支撑 同时AI可助力聚变堆设计[6] 产业落地路径 - 源码资本张宏江预言智能体群时代到来 模型与GPU算力成为核心资产 超级个体+Agent模式引发结构性变革[4] - 宇树科技王兴兴认为AI终极形态是机器人 需通过软硬一体创新解决非结构化环境中的实际问题[8] - 蚂蚁集团在金融医疗等高门槛场景追求深度服务价值 推出AI健康管家AQ和理财顾问蚂小财重塑信任体验[9] 商业化与创新方向 - 小米将AI注入可穿戴设备 强化设备即入口战略提升用户留存[10] -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预测AI To C应用将在2026年迎来爆发 强调商业模式可复制性[10] - 年轻创业者视AI为创造新物种起点 而非优化旧流程工具 重点构建AI原生组织形态[8][9] 全球协作与战略布局 - 麦肯锡指出AI最大瓶颈在于组织与文化 需CEO主导转型 中国企业出海需从世界工厂转向全球企业公民[11] - 上海通过外滩大会连接全球智慧 吸引新加坡金融科技节和香港金融科技周主办方参与 构建协作生态[12] - 历史学家赫拉利提出全球合作 修正闭环和守护人类记忆三大原则 作为AI发展的制动系统[7] 基础设施与资源开放 - 阿里云王坚主张从代码开源转向资源开放 模型权重开放避免算力重复消耗 提议通过计算卫星将AI送入太空[4] - 大会设立10000平方米科技主题展和5000平方米科技集市 展示人形机器人 机械臂冲泡咖啡等AI应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