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事件 - 四川省成绵高速于2025年9月4日24时停止收费,成都城北出口高速于2025年9月17日24时停止收费,成为西部地区首批因收费期满而免费通行的高速公路 [1][2] - 两条高速公路均于1998年建成投入使用,收费运营27年后达到《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的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上限 [2] - 停止收费后,高速公路将以“零费率”模式运营,但将继续承担代收其他路段车辆通行费的任务 [2] 免费模式探索 -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得益于“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模式,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难题 [3] - 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通常不超过30年,一批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高速公路正陆续抵达收费期限终点 [3] - 各地探索多样化免费模式,例如深圳市政府于2014年出资回购,提前13年终止深圳外环高速收费 [3] - 广州北环高速于2024年实现免费通行,沪嘉高速则早在2012年便告别收费站 [2] 全面免费挑战 - 全国收费公路债务余额已超过7万亿元,且收支缺口已连续9年呈现扩大趋势 [4] - 全国高速公路年均维护成本高达3200亿元,取消收费后需寻找新的可持续资金来源 [6] - 新能源汽车普及导致燃油税收锐减,给传统的公路养护资金模式带来严峻考验 [6] 免费通行影响 - 免费通行显著降低物流成本,例如广州至北京货运单程可节省5000元高速通行费,生鲜冷链等企业成本直接降低12% [8] - 河南省郑栾高速免费后物流成本下降15%,沿线草莓种植户日均增收可达200元 [8] - 免费通行可能加剧交通拥堵,例如广东广园快速免费后周五下班时段拥堵严重,海南三亚环线高速免费后早高峰平均通行时间延长47分钟 [8] 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收费政策将走向多样化、精细化,多种模式并存发展,“到期免费”是当前最主要的方式 [10] - 各地探索差异化收费,如浙江省试点“夜间免费,高峰涨价”机制,有效降低37%拥堵率,湖北省对集装箱运输车辆实行收费折扣 [10] - 收费模式转向基于北斗定位和人工智能识别的里程精准扣费,每公里费用在0.4至0.6元之间浮动,实现“无感通行” [10] -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到2035年我国公路网总规模将达到46万公里,未来资金需求依然庞大 [10]
高速免费时代要来了?交通部释放重要信号,首批试点路段已落地
搜狐财经·2025-09-13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