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公司分类评价新规正式落地!加、减分标准进一步优化,引导公司差异化发展,促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能力
期货日报·2025-09-13 07:40

修订背景与核心目标 - 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自2025年9月12日起施行,旨在更全面、精准地评价期货经营机构,强化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 [1] - 修订是为了适应市场形势和行业状况的发展变化,弥补原有制度的不足,完善期货行业分类监管体系,更好地分配监管资源 [3] - 新规引导期货行业转向高质量综合竞争,鼓励期货公司差异化发展,推动形成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 [1] 主要修订内容 - 完善扣分机制:明确以生效监管措施为依据实施扣分,消除重复扣分,合理设置扣分梯度,并将股东、实控人的违规行为纳入公司评价 [3][11] - 优化加分体系:将市场竞争力指标调整为三大类9项指标,全面评价公司业务开展情况、盈利水平和资本实力 [3][6] - 删除部分指标:删除“加权调整后日均机构客户权益总额”、“成本管理能力”、“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以适应行业发展现状 [3][7] - 调整专项评价:整合优化为服务国家战略、党建与文化建设、信息技术建设3项 [4] - 调整特殊激励:对配合风险处置、连续3个评价期无扣分、与其他公司合并等情形予以加分激励 [4][11] 市场竞争力评价体系优化 - 新评价体系更全面地衡量公司综合实力,资本雄厚、业务线条齐全、盈利能力强的公司更容易获得高分 [6] - 首次将“期货做市业务”、“衍生品交易服务”纳入市场竞争力加分项,鼓励公司发展高利润、高技术壁垒业务 [7] - 删除“成本管理能力”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鼓励公司加大投入、规模化经营;删除“期货公司加权调整后日均客户权益总额排名行业中位数以下的,不得评为A类”的限制性条件 [7] 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定位 - 增加“产业客户日均持仓”指标,调整“机构客户日均持仓”指标,突出对产业客户参与商品期货市场及机构客户参与金融期货市场的支持 [9] - 促使公司更加重视产业客户与机构客户的开发与服务,将服务重心从零售客户向产业和机构客户倾斜 [9] - 引导公司从过去注重客户权益规模,转向注重服务企业的效能,从传统经纪业务向产业风险管理、机构资产配置服务转型 [9] 对行业格局与公司展业模式的影响 - 新规将驱动中小型期货公司寻找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通过做精做深特色业务获取竞争力加分 [7] - 分类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监管资源倾斜、业务试点资格和创新业务准入,预计AA及A类公司在做市业务、衍生品交易、跨境业务等领域获得先发优势 [14] - 期货公司展业模式将重构,不再单纯注重规模和利润,更多侧重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例如经纪业务更注重开发交易性产业客户,资管业务更注重衍生品持仓和收益 [14] - 部分公司可利用“合并可加分”政策窗口,通过并购实现业务协同、客户整合与评级跃升,提升资本实力与市场份额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