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沪指于9月12日盘中刷新十年新高至3892.74点,但收盘跌0.12%报3870.6点 [1] - 深证成指盘中站上13000点创2022年以来新高,收盘跌0.43%报12924.13点 [1] - 创业板指收盘跌1.09%报3020.42点,科创50指数涨0.9%报1338.02点 [1] - 本周三大指数均实现周线上涨,呈现"权重搭台、成长唱戏"格局 [3] 估值水平分析 - 恒生科技周涨5.31%,PE 22.67处于2010年以来28.1%分位数,PB 3.32处于71.3%分位数 [4] - 创业板指周涨2.10%,PE 42.68处于40.2%分位数,PB 5.31处于60.0%分位数 [4] - 沪深300周涨1.38%,PE 14.18处于80.3%分位数,PB 1.47处于45.3%分位数 [4] - 上证指数周涨1.52%,PE 16.59处于88.3%分位数,PB 1.49处于48.4%分位数 [4] - 沪深300历史市盈率对比:2015年高点19倍,2018年4400点对应15.79倍,2021年高点17.44倍 [6] 资金面与市场情绪 - 量能较前期高位下降,反映资金对高位追涨持谨慎态度 [4] - 8月以来增量资金踊跃进场,全市场成交额创新高 [6] - 若两市成交额回落至2万亿元以下,需关注风格切换至防御型资产的可能性 [8] 机构观点与市场展望 - 多家机构认为市场仍处上行周期,未来A股缓步上行是大势所趋 [2] - 短期市场进入自我强化正循环,有望延续上涨趋势 [6] - 9月市场波动预计加大,但金九银十行情值得期待 [6] - 市场需等待量能配合与政策催化以突破关键压力位 [8] 投资策略建议 - 采用"核心+卫星"配置:大部分仓位配置低位蓝筹(周期、消费),小部分布局高弹性赛道(数字经济、专精特新) [10] - 关注科技+医药+消费+红利四维度主线 [10] - 科技成长行情值得关注,围绕新质生产力+自主可控+AI产业趋势 [10] - 供给侧受限的周期品存在投资机会(有色、化工、钢铁、建材) [10] - 拥抱低渗透率赛道:AI、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半导体自主可控、可控核聚变、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 [11] - 三大重点方向:前沿科技类(AI超级周期、深海深空、脑机接口)、底部反转类(锂电储能、化工、医疗器械)、出海成长类(家电、汽车、电子、医药) [11] 持仓策略选择 - 取决于自身风险偏好:不能接受高波动的投资者应考虑止盈离场,转向低波动品种(固收+、债券基金、货币基金) [8] - 风险承受能力较大且认可长期上涨趋势的投资者可继续持仓 [8]
沪指盘中再创十年新高,落袋为安还是继续持仓?
凤凰网·2025-09-13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