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网络名人罗永浩于9月10日在微博发文,称与同事在西贝莜面村就餐,发现菜品几乎都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并呼吁国家立法强制餐馆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 [3]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于9月11日晚回应,称将起诉罗永浩,因其言论对西贝商誉造成严重伤害,并强调西贝门店菜品均非预制菜,中央厨房仅提供预加工原料,最终烹饪在门店完成 [3] - 罗永浩一行5人消费15道菜(含2道重复),总消费金额为785元 [3] - 作为应对措施,西贝宣布自9月12日起在全国门店推出“罗永浩菜单”,承诺“不好吃不要钱”并开放后厨参观 [3] - 罗永浩在微博发布10万元悬赏,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 [3] - 9月12日,西贝莜面村发布公开信,指责罗永浩的微博内容不实,并向社会公布了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3] - 9月12日晚,罗永浩在B站、抖音、微博等多个平台直播,展示媒体探访西贝后厨的内容,包括冷冻食材,并指西贝是卖预制菜的餐厅里最贵的 [1] - 罗永浩在直播中提及,餐饮店使用预制菜合法,并以老乡鸡为例,称其标注了预制菜、半预制菜及现做菜品,呼吁同行学习 [1] - 罗永浩还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例,称其使用供应商提供的肉饼和冻鸡块在店内现油炸后出售,属于快餐且价格便宜 [1] - 罗永浩在直播间展示媒体在西贝后厨拍到的海鲈鱼冻品,称其为保质期18个月的鱼,并质疑添加工业食品料与餐厅就餐初衷不符 [7] 预制菜行业规范 - 事件引发公众对预制菜行业规范的关注 [6] - 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对预制菜进行了定义: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不添加防腐剂,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6] - 该《通知》明确,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的净菜类食品,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比萨等主食类产品,以及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均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6][8] - 目前尚未出台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标准 [6] -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曾指出,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符合餐饮食品安全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8] 核心争议焦点 - 争议焦点在于对“预制菜”的定义存在官方规范与民间理解的差异 [8][9] - 官方规范中,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8] - 普通消费者对预制的理解可能是“不是现做”或“事先做好” [9] - 罗永浩对预制菜的认定标准似乎是“重新加热即可食用” [9] - 贾国龙曾提及西贝也使用预制菜,并解释其指“中央厨房已完成全部制作,门店仅需加热即可出餐的菜品”,这与罗永浩的认定标准存在共识 [9] - 事件凸显了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性,舆论认为根据消费者的理解把事情说清楚,让消费者充分知情,是满足需求的做法 [7][10] - 餐饮行业在预制菜概念火热时曾热衷靠拢,西贝也曾宣称其预制菜半成品能还原刚出锅的味道,与当前“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的表态形成反差 [10]
罗永浩:不反对卖预制菜,但反对假装现做
南方都市报·2025-09-13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