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基建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3 19:0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措施 聚焦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以激发投资活力[1] - 民间投资增速转负 1-7月累计增速回落至-1.5% 但扣除房地产后仍保持3.9%正增长[1] - 政策层面推动放宽市场准入 破除隐性壁垒 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1][2][3] 民间投资现状 - 2025年1-6月民间投资累计增速-0.6% 年内首次转负[1] - 1-7月增速进一步回落至-1.5% 主要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拖累[1]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 1-7月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9%[1] 分行业投资表现 - 住宿和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19.6%[1]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8.8%[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长8.1%[1] - 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5.0%[1] 政策支持措施 - 设定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民间投资参股比例最低要求[2] - 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2] -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民间项目支持力度[1] - 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1] 重点投资领域 -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投资[1] - 放宽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市场准入 全面清理歧视性政策[3] - 减少文化演出、教育等领域前置审批条件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3] 市场环境优化 - 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1]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2] -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2] - 推行"非禁即入"负面清单管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