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大刘晓春:AI时代未成年人保护需转向调控型
南方都市报·2025-09-13 21:09
传统"未成年人模式"试图为未成年人人划出"净土空间",但实效存疑。该模式面临三层信息困境:信息 收集上,平台识别未成年人需监护人授权,否则不合规;信息处理因缺乏合法基础,对未成年人用户画 像 "如临大敌";信息输出因数据不足,无法精准适配需求。 "AI不仅带来挑战,更提供了保护升级的技术机遇。"刘晓春倡导未成年人保护应转向"更开放式的调控 型模式"——借助AI强大的个性化信息处理能力,在获取知情同意、严格限定目的的前提下,允许平台 精准识别未成年人身份并构建用户画像,针对性防控风险,如对小学生与初中生输出差异化内容,防范 特定场景下隔空猥亵等高风险;兼顾发展促进,输出适配成长需求的个性化教育内容。她明确,调控型 保护需分层构建:身份识别层夯实风险防控基础,风险防范层聚焦特定群体与场景,发展促进层助力成 长需求,家长赋能层则通过技术手段提供"非敏感使用报告",破解监护缺位问题。 制度保障方面,刘晓春呼吁三方面发力:法律上确立保护目的下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政府建立风险防 控指引,与平台协同发挥各自信息优势,构建协同治理机制;搭建激励家长参与治理的制度框架。同 时,需建立循序渐进的评估机制,为AI企业留出合理容错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