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出无限可能,打造创新高地——广东“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观察

核心观点 - 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从2021年1300多亿元增长至2024年2200多亿元,企业数量从超800家增至超1500家,形成区域协同与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1][2] - 人工智能技术在环保、医疗、制造、教育等垂直领域加速赋能,推动运营效率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 [1][3][4] - 政策持续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场景拓展,目标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2][4] 产业发展规模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2021年超1300亿元,2024年超2200亿元,三年增长约69% [2] - 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从2021年超800家增至2024年超1500家,增长87.5% [2] - 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高成长性企业支撑、初创企业竞相发展的"雁阵式"企业梯队 [2] 区域发展格局 - 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珠三角为核心,粤东西北协同联动的互补发展格局 [2] -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机电技术与数智技术双优势,拥有完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 [4] 行业应用案例 环保领域 - 瀚蓝环境AI垃圾焚烧大脑在南海项目应用后,焚烧稳定性提升23.08% [1] - 成立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推动环保运营高效化、精细化转型 [1] 医疗领域 - 金域医学"小域医"智能体对接超2万家医疗机构,月活用户超7万,累计解读报告近400万个 [3] - AI应用覆盖实验室检测、医检推荐、报告生成与解读等场景 [3] 城市服务与制造 - 深圳国资发布3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涵盖交通、能源、建筑、民生领域 [3] - 工业企业安装"智慧大脑",生活服务领域机器人实现多场景应用 [3] 教育领域 - 建立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库,向粤东西北开放珠三角优质课程 [4] - 通过项目式学习手册、微视频等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 [4] 政策支持 - 2022年发布《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2] - 2024年5月出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 [2] - 2025年3月推出《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2] - 政策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企业培育、应用场景打造与产业集聚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