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引争议,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纷纷发文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4 21:08
事件概述 - 罗永浩与西贝就预制菜问题发生公开争议 罗永浩宣布休战并期待国家法规出台 西贝下架相关套餐并限制后厨参观[1][2] - 央视新闻引用六部门通知明确预制菜定义 即使用农产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且不添加防腐剂的预包装菜肴[3] - 新华社分析预制菜在餐饮业广泛应用原因 包括符合安全规定 节省成本 提升风味和翻台率[3] - 预制菜争议焦点包括部分企业食品安全问题透支信任 缺乏统一行业标准 以及商家未明示预制菜却按现做收费侵害权益[4] - 人民微评强调需通过透明化信息建立消费者信任 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和知情选择[5] 行业定义与监管 -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明确预制菜为不添加防腐剂的工业化预加工预包装菜肴[3] - 通知要求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4] 行业应用现状 - 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普遍使用预制菜 主要出于安全合规和经营效率考虑[3] - 使用预制菜可节省成本 增强风味 显著加快上菜速度并提高翻台率[3] 争议核心问题 - 部分小规模餐饮企业卫生环境不佳 导致消费者将预制菜等同于劣质菜[4] - 行业长期缺乏明晰概念界定和统一标准 造成消费者认知混乱[4] - 部分商家隐瞒使用预制菜却按现做菜品收费 侵害消费者权益[4] 发展共识方向 - 需通过清晰界定标准 减少信息不对称 确保餐饮品质来建立消费者信任[5] - 行业健康发展需平衡高效便捷与消费者吃得安心明白的刚需[5] - 治理优化应推动企业行为规范和消费者知情选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