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展 - 中国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有序拓展商品期货开放范围 [1] - 郑州商品交易所已有7个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实现油脂油料全品种链条对外开放 [1]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范围拓展至26个期货、期权品种 [1] 境外客户需求变化 - 受国际宏观形势影响,境内外客户的跨境套保需求激增 [2] - 客户避险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宗商品定价模式出现变化 [2] - 境外产业客户以“中国价格”作为基准的趋势愈发明显,例如境外菜油贸易选择郑商所的菜油和花生期货作为定价基准 [2] - 合格境外投资者积极参与郑商所的PTA、甲醇等品种交易 [2] - 境外客户对中国市场的监管政策解读、法律法规咨询、参与方式评估等服务需求大幅增加 [2] 期货公司国际化服务能力 - 期货公司需要具备全面且专业的服务能力以满足境外客户需求 [2] - 利用境内外的分支机构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 [3] - 依托公司研发优势,深入研究产业链供需情况及交割流程,为产业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3] - 打造熟悉国际资本市场的双语团队,精通跨境业务 [3] - 针对中国独有品种如PTA期货,打造7×24小时境外客户服务体系,克服时差和语言障碍 [3] 领先期货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与实践 - 东证期货早在2012年将“国际化”确定为战略目标,其新加坡子公司已具有国际三大交易所清算资格 [4] - 东证新加坡突出研究和技术两大核心竞争力,打通跨境通道,强化本土化服务 [4] - 南华期货锚定全球大类资产配置需求,在新加坡、阿联酋、英国及中国香港等核心贸易区布局本土化服务网点 [4] - 南华期货通过本地化团队为全球产业客户提供从跨境套保到实物交割的闭环解决方案 [4] - 瑞银期货作为外资期货公司,在人才建设、平台搭建、客户培育方面有先发优势 [5] - 瑞银期货依托集团全球业务背景和客户网络,专注于服务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 [5] - 2022年商品期货首次向合格境外投资者开放,瑞银期货成为服务首单合格境外投资者商品期货交易的经纪商 [5] - 瑞银期货将团队深度融入全球衍生品专业团队,用客户习惯的语言和业务结构介绍中国期货市场制度 [5][6] - 瑞银期货形成了国际领先的风险管理架构和先进的交易结算技术解决方案 [6] 未来发展前景与举措 - 建设世界一流期货交易所、提升“中国价格”影响力的呼声强烈 [6] - 期货公司在国际业务方面发展潜力巨大 [6] - 公司积极对接国际化品种对应的产业链企业,做好境外市场投教工作 [6] - 将金融科技优势运用于境外客户服务,打造智能投研平台国际版和低延迟交易系统 [6] - 郑州商品交易所两度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可投资期货品种范围,引发境外交易者广泛关注 [7] - 公司借此契机积极开展各类宣介活动,包括在境内外举办研讨会和拜访客户 [7]
乘对外开放“东风” 架跨境服务之桥
期货日报网·2025-09-15 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