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基地概况与战略定位 - 医疗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是首批获批的国家级中试基地,在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专题展中首次全面亮相 [1] - 中试基地旨在打造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标准化、体系化发展的共性能力平台,为医疗机构和科技、医药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 [6] - 基地主管单位为北京市发改委,主责单位为北京市卫健委,具体建设和运营工作由中国联通专门成立的北京医疗健康大模型有限公司全面承接 [6] 核心业务与服务模式 - 基地聚焦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制造两大方向,分别构建了包含15个环节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7] - 服务模式包括联合在京三甲医院和头部科技公司推进,通过成立联合研发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推动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 [7] - 基地创新之处在于工程化设计和流水线生产,将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研发流程标准化、规模化 [8] 产品展示与市场应用 - 在服贸会上首次对外全面展出31项医疗AI互动产品,包括面向公众的15个实用产品和面向专业人士的16个专业性产品 [3][4][5] - “眼底疾病与重大慢病预警系统”可在3分钟内实现从图像采集到分析报告的全自动化流程,快速识别30余种眼病和10余项全身风险,累计服务人次已超过400万 [3] - ePascal80东风系列超声设备等产品旨在解决传统超声检查流程繁琐的问题,在展会现场帮助体验者发现了此前未察觉的健康隐患 [4] 数据挑战与解决方案 - 基地建设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据问题,包括权属模糊、交易机制不成熟、安全合规要求高等 [9] - 解决方案是构建医疗行业的可信数据空间,在北京市卫健委指导下对接北京区域医疗、医保、医药数据资源 [9] - 基地正打造覆盖多中心、多专科、多场景的医疗大模型与应用评测体系,形成公正、权威、科学的评测标准 [10] 未来发展规划与愿景 - 未来将深化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制造两大方向,推动先进诊疗产品和药物研发成果惠及更多人群 [7] - 关键目标是推动创新要素聚集,通过高效协作解决产业核心问题,让各方不再为寻找算力、数据或合规支持而发愁 [10] - 终极愿景是借鉴“上医治未病”的理念,通过AI提前识别健康风险并进行干预,实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生病”的目标 [11]
北京率先打造医疗中试基地
北京商报·2025-09-15 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