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与AI双轮驱动 公募解码周期“旧地图”展新景
证券时报·2025-09-15 02:07

资金流向与市场表现 - 中证有色金属指数自4月低点反弹57%,中证细分化工指数反弹32%,在中证二级行业指数中排名前列 [1] - 北方稀土、盛和资源、金发科技等多只个股翻倍,资金从科创类ETF转向化工、有色类ETF,呈现高切低特征 [1] - 近三个月化工类ETF获192亿元净流入,有色类ETF获137亿元净流入 [1] 资金轮动逻辑 - 资金从估值高位的小盘成长、科技板块转向估值洼地的上游资源板块,符合宏观经济周期运行规律 [2] - 国内出口超预期韧性,中游制造业景气见底回升,全球制造业PMI震荡上行,若美联储降息将推动全球制造业周期共振 [2] - 传统周期行业股价位置偏低,长线资金因布局性价比高开始流入 [3] 行业供需与基本面 - 传统周期行业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供给侧出现市场化出清,政策倡导反内卷增强行业自律,国内经济触底反弹 [3] - 贵金属因美联储态度转向温和及非农数据走弱带动金价上行,全球央行持续购金 [3] - 工业金属中铜矿全年供需紧平衡,终端需求稳定,铝因全球产能增量有限提供强支撑 [3] - 小金属中钴受刚果(金)出口限制供给偏紧,稀土因监管升级及海外补库需求加剧供需紧平衡 [3]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反内卷政策将提升国内生产要素价格,增加商品剩余价值留存比率,推升内需 [4] - 原材料、设备、劳动、金融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长期跑输房地产,有较大修复空间 [4] - 反内卷可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利润率和ROE,提振消费和企业再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5] - 预计2025年四季度PPI出现显著拐点,通胀触底回升代表新一轮宏观周期启动 [5] - 2025年8月PPI同比下降2.9%,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环比由下降0.2%转持平 [5] 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对比 - 本轮反内卷更强调行业标准引领和自律,注重市场化与公平性,对价格影响更温和但效果更长效持久 [6] - 反内卷涉及面更广,需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迭代、国际竞争环境变化等新型问题 [6] - 有色上游矿业盈利较好反内卷需求不强,但铜冶炼领域产能过剩将是重点,化工行业落后产能将持续淘汰 [7] 新兴技术需求驱动 - AI带动大数据中心建设对铜需求旺盛,加剧铜紧俏,电力基础设施升级支撑铜需求 [8] - AI推动液冷上游氟化液与PCB相关树脂需求提升,延伸其他材料需求 [8] - 新能源需求在磷、电解铝、铜等传统周期行业占比达20%或更高,固态电池和AI需求增速有望重现新能源爆发场景 [8] - 新能源与AI需求占全球铜总需求20%以上且高速增长,稀土、钨、锡、锑等小金属因关键作用受益 [9] 产业需求结构变化 - 15年前房地产和基建在铜、铝需求中占比超30%和50%,如今新能源在铜需求占比超15%,在铝需求占比超20% [10] - AI可能重构材料研发范式,提升效率和创新边界,催生新材料体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