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真金白银破解基础研究“不敢投”难题
科技日报·2025-09-15 07:38

上海市基础研究投入现状 - 2024年上海市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研发经费支出比例达11%左右,高于全国6.91%的平均水平,但低于国际创新型城市普遍达到的15% [1] 探索者计划实施与成效 - “探索者计划”通过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将产业需求转化为基础科学问题,合作企业已从2家拓展至22家,覆盖生物医药、信息、航空、先进材料等领域 [2]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作为首批参与者,通过该计划成功立项12项,本年度已组织申报项目近百项 [2] - 《若干措施》明确支持深入实施该计划,将吸纳更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加入 [2] 企业基础研究财政与税收支持措施 - 对基础研究投入达1亿元/年及以上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1000万元,投入5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补助500万元,投入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企业补助200万元 [3] - 企业使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等服务产生的费用,按实际支付额的50%给予补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助100万元 [4] - 企业支持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可享受100%税前加计扣除 [4] 考核评价与校企协同创新机制 - 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经审核可按规定视同利润加回,承担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建设任务的企业,其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被要求不低于10% [5] - 支持高校联合企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政府与企业按1:1比例共同出资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 [5] - 上海高校科技经费近20%来自企业投入,市教委正布局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推进新一轮校企联合创新计划 [5] 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 - 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设立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对基金会支持的项目,相关部门按基金会投入的50%予以共同支持 [6] - 上海启源国资创新策源公益基金会由16家市属国资国企共同出资筹建,通过无偿捐赠方式支持前瞻性、颠覆性基础研究 [6] - 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300万元设立非公募基金,实行“充分信任+不论成败+科学监管”的公益模式支持基础研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