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田惠宇、丁伟再到王庆彬,招商银行缘何出现塌方式腐败?
新浪财经·2025-09-15 08:01

核心事件概述 - 招商银行原副行长王庆彬于2025年9月被青海海东市监察委调查 退休五年后仍被追责 [1] - 招商银行一年内连续三名高管被查 包括原副行长丁伟(2024年)及原行长田惠宇(更早前)形成"塌方式腐败"现象 [1][2] 腐败案件特征 - 高管通过招银国际平台进行权力变现 三人曾长期共事并先后担任招银国际董事长 [1] - 王庆彬退休后出任招商局融资租赁董事长 并在齐鲁银行 国华兴益保险资管担任独董 形成"旋转门"操作 [2] - 案件采用异地管辖模式 由青海海东市监察委办理 显示案件涉及深远利益网络 [2] 腐败滋生原因 - 权力过于集中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王庆彬曾兼任总行副行长和北京分行行长 田惠宇同时担任行长和招银国际董事长 [2] - 创新业务监管滞后 投商行一体化 跨境投资等业务内控机制未同步跟进 招银国际成为利益输送通道 [2] - 企业文化异化 业绩至上导向模糊公私边界 部分高管认为"为银行赚了钱 自己分一杯羹也合理" [3] 行业影响与警示 - 金融反腐重点打击"逃逸式离职"和"期权腐败" 王庆彬案例体现中央政策执行力度 [2] - 系统性失范问题突出 三任招银国际掌门人接连落马 反映制度监督缺位问题 [3] - 招商银行需进行刮骨疗毒式改革 方能重拾"零售之王"行业地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