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波动到底是风险还是收益?一文说清各种应对波动的策略
36氪·2025-09-15 08:28

不是风动是心动 A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为15%,但在大盘调整时,经常出现超过20%的回撤;B基金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为10%,但每次大盘调整,回撤不会超过5%,你 觉得哪一个基金更好? 这个问题类似下面的图,我在以前的多篇文章中引用过,几支股票的收益率完全相同,但在那些波动更小的股票上,普通投资者更容易赚到钱。 波动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大部分投资者只关注方向,但很多人都是方向看对了,亏在了波动上。 很多人把"扛波动"当成独立于投资分析能力的心态问题——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在动,但在学术界,波动并不是虚无飘渺的心态问题,而是实 实在在的风险。 当然,也有很多实战派的投资大师反对波动就是风险的观点,他们的观点也有两派,一派认为,波动是中性的,另一派认为,波动本身就是收益的来源。 从传统金融投资理论的视角,比如Markowitz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风险定义为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其表现形式就是价格的波动。 很多人并不认同"波动=风险"这个看法,波动只是股价暂时的变化,投资者并没有实际发生损失,但这只是这个词本身给人的一种"均值回归"的错觉,"波 动"是事后的视角,但在股价挖坑的当时,你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