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体验谷歌Nano Banana后,我们发现了它的AB面
上线不到两周,谷歌旗下的Nano Banana已在全球生产超2亿张图片,亚太地区用户热情度居首。 这个图片编辑模型界的"新星",上个月在全球人工智能社区里还是一个不知出处的神秘代号。在AI模型匿名对战平台LMArena上,它以惊人的表现迅速登 顶排行榜,在处理复杂指令、保持角色连贯性和理解上下文细节方面的能力,轻松击败了包括OpenAI和Midjourney在内的所有知名对手。一时间,关 于"Nano Banana"究竟是何方神圣的猜测甚嚣尘上。 《智百道》认为,"Nano Banana"的问世,并非仅仅是图像模型的又一次迭代,它预示着谷歌正试图将AI转变为一个深度嵌入工作流程的"创意协作者", 意在打破当前市场上由Midjourney主导的艺术美学和由OpenAI主导的文本生产力工具之间的二元格局,开辟一条以"工作流"为核心的全新赛道。 01 重新定义"P图",像对话一样编辑现实 传统AI图像工具的交互模式,往往是"一问一答"式的,用户需要绞尽脑汁设计出完美的提示词(prompt),模型则一次性生成结果。后续的修改,无论是 通过Midjourney的"Vary"功能还是DALL-E的局部重绘,都感觉像是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