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上车凸显隐私伦理挑战
中国汽车报网·2025-09-15 11:00
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行动意见》),明确 指出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构建全场景智能交互环境。在政策的强劲推动下,智能汽车正迅速走进 普通家庭。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渗透率已达68.2%,预计到2025年底将提升 至78.9%。 然而,在技术迅猛发展的背后,隐私安全的隐忧始终如影随形。2023年,某品牌超过215万名用户的车 辆数据泄露事件历历在目。2024年,高合、理想汽车又接连陷入摄像头隐私风波。尽管车企均否认具备 远程调取数据的能力,但公众的担忧情绪已广泛蔓延。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 出:"智能网联汽车在采集个人信息时,必须获得用户授权,且只能收集对驾驶目的有意义的必要信 息,过度收集本质上是对用户权利的侵犯。"随着汽车从机械产品演变为"移动数据堡垒",技术理性与 人文价值的冲突正逐步深入关键领域。 数据洪流中的技术暗礁 行业自律机制正在逐步建立。2024年11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隐私保护"标识,首批授权20余 款车型使用,测评内容涵盖隐私协议、摄像头管理、数据加密等六项核心指标。但调查显示,仅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