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真实写照:不动产,真的成为“不动”产
搜狐财经·2025-09-15 19:18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现在的房子,好像越来越像"传家宝"。 不是因为值钱,而是因为,真的很难流动。 一句话概括:不动产,真的成为"不动"产。 这两年土地市场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 一二线热门地块抢破头,三四线的土地,底价都没有人要。有的地块甚至在开拍前夜突然"撤档",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 但这背后,真正的玩家已经变了。 还记得以前土拍市场上频频举牌的民企吗? 如今几乎看不到它们的身影。 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城投公司和国企。 2025年上半年,拿地金额前十的企业里,八家是"国家队"。 它们托住市场,但也接住大量本来可能流拍的土地。 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4年,城投拿地金额接近8万亿元。 如果按一半还没开工来算,就有近四万亿的土地,只是静静地"躺"在那。 意味着什么?这些土地,本质就是隐形库存,如果有一天它们被开发的话,随时可能变成新房涌向市场。 但问题在于,很多地方面临的现实:开发了,也未必卖得动。 因此,最近出台了一项特殊操作: 用专项债收储土地。 简单说,就是政府借钱,把城投手里动不了的土地,再买回来。 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行动,全国拟收储的土地总金额超4000亿元,其中七成是从城投手里回收。 看出来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