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盛威时代于2025年9月11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此前2024年11月首次递表失效[1] - 公司是中国网约车服务市场第14名 按2024年总交易额(GTV)计算[1] - 旗下平台包括出行365和365约车 业务覆盖城际道路客运和城市内网约车服务[4][10] 业务覆盖与合作伙伴 - 业务覆盖超过3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 为客运企业提供定制客运服务[4][7] - 联网售票平台中标湖北、内蒙古、吉林等省级项目 合作区域超30个省份[4] - 主要合作伙伴包括12306、航旅纵横、同程、携程、飞猪等OTA平台[4][10] - 网约车平台365约车在190个城市获得经营许可证 专注道路客运场景服务[8]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8.16亿元、2023年12.06亿元、2024年15.94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39.8%[11] - 2024年上半年收入7.2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增至9.03亿元[11] - 持续亏损:2022年净亏4.99亿元、2023年4.82亿元、2024年4.26亿元、2025年上半年8960万元 三年半累计亏损14.96亿元[13] - 毛利率低迷:2022年6.6%、2023年7.1%、2024年3.5%、2025年上半年4.1%[12][13] 业务结构与成本分析 - 网约车服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86.2%、2023年85.3%、2024年88.9%、2025年上半年90.4%[13] - 网约车业务毛利率极低:2022年2.9%、2023年1.2%、2024年毛损率0.2%、2025年上半年0.5%[12][13] - 2025年上半年支付司机服务费7.13亿元 占销售成本82.3% 叠加聚合平台抽成导致高成本[15] - 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从33.8%下降至17.2%[12][23] 竞争环境与行业挑战 - 中国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 截至2025年7月共有392家平台获得经营许可[16] - 市场格局呈现滴滴为"一超" T3出行、曹操出行属第二梯队 聚合平台包括高德和美团打车[16] - 2024年多家同行完成上市 包括文远知行、如祺出行、嘀嗒出行、小马智行 曹操出行于2025年6月登陆港交所[19] 股东结构与平台依赖 - 阿里旅行持有公司27.01%股份 为第一大股东 累计投资超1.6亿元[22] - 业务高度依赖高德等聚合平台获客 存在议价权薄弱风险[10][22][23] - 需要证明技术平台中立性 并提升非阿里生态的独立获客能力[23] 财务状况与调整措施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8960万元 显示规模效应显现[15] - 流动负债净额持续上升:2024年底24.42亿元 2025年6月底增至25.34亿元 主要因赎回权增加0.78亿元[15] - 亏损主因包括赎回权公允价值变动(2021-2024年累计18.53亿元)和网约车高成本结构[15]
持续亏损中重启IPO!“365约车”再度递表港交所 阿里持股
搜狐财经·2025-09-15 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