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持续突破国产AI芯片抢夺市场窗口期
中国证券报·2025-09-16 04:22

国内AI芯片市场需求与机遇 - 英伟达芯片供应不确定性为国内AI芯片供应商创造市场机遇 预计2025年国内AI芯片需求达395亿美元[1] - AI芯片市场本土化率将从2023年17%增长至2027年55%[1] - 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实现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3]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 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3] 头部企业基础设施投入与商业化进展 - 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1][2] - 阿里过去四个季度在AI基础设施及产品研发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2] - 百度昆仑芯中标中国移动十亿元级AI推理设备订单 在类CUDA生态标段获主要份额[2] - 昆仑芯P800系列采用自研XPU-P架构 最大集群规模超3万卡[2] 国产芯片企业业绩与产能提升 - 寒武纪云端产品线营收28.7亿元(2024年同期仅6105万元) 客户贡献绝大多数业绩增量[3] - 芯原股份截至Q2末在手订单30.25亿元 连续七个季度保持高位[2] - 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2] - 行业认为需抓紧提升产能满足快速增长的AI算力需求[3] 产业整合与资本运作 - 华虹公司筹划收购华力微控股权 以实现规模效应和提升市场占有率[3] - 中芯国际筹划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 持股比例将从51%升至100%[4] - 寒武纪获证监会批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募资不超过39.85亿元[4] 软件生态建设重要性 - 国内算力硬件已接近或超过英伟达同类芯片 但软件生态仍有提升空间[4] - 完善软件生态需覆盖底层系统(调度器、内存管理)、中层(编程语言、AI编译器)和上层(编程框架、通信库)[4] - 完善的软件平台可充分发挥硬件性能 降低使用门槛 增强市场竞争力[5] - 云计算市场集中度将提高 开发者倾向选择具备全方位技术产品组合的厂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