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观察】 金融业拓展体育产业新“蓝海”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2025-09-16 06:37

行业规模与增长态势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 [1] - 产业增加值达1.49万亿元,年均增长11.6%,占GDP比重提升至1.15% [1] - 体育服务业表现突出,占增加值比重达72.7%,成为产业增长主引擎 [1] - 政策目标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7万亿元 [1]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6方面20条重点举措 [1] - 政策旨在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 [1] - 明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体育总局需分工协作,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投融资服务 [2] - 支持体育企业通过上市、再融资、发债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2] 消费拉动效应与市场潜力 - 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超40% [2] - “苏超”单场上座量突破6万人,直接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达380亿元 [2] - 体育产业对消费展现出强劲牵引力,预示金融支持空间广阔 [2] 金融支持重点领域 - 重点支持体育场馆、冰雪运动场地、户外运动目的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3] - 支持体育与文化、旅游、康养融合的新业态,满足经营主体合理融资需求 [3] - 支持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等改造为体育运动空间,拓展消费场景 [3] - 围绕体育用品制造业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3] 金融服务体系创新 - 银行机构需结合体育产业特点创新特色产品,丰富中小微体育企业信贷品种 [3] - 鼓励证券、基金等机构参与体育产业投资,形成信贷+股权+债券多维度支持格局 [3] - 加快数字人民币在体育赛事、健身消费等场景的应用,提升服务效率 [4] - 推动信用卡与体育消费融合,通过优惠活动激发消费意愿 [4] - 引导保险机构开发赛事责任、运动伤害等专属保险产品,提供风险保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