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既当裁判又踢球”! 新氧揽财、机构逃亡,金星执意“砸锅吃饭”?|BUG
新浪财经·2025-09-16 08:24

新氧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公司正式推出自营轻医美连锁品牌SOYOUNG CLINIC新氧青春诊所,截至2025年8月门店数量达33家,预计年底达50家[2] - 第二季度公司总营收为3.787亿元,同比下滑7%[11];净亏损为3600万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890万元[1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调整后净亏损为3050万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2220万元[12] - 新氧青春诊所门店总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426.1%,连锁业务连续七个季度增长,并首次成为集团最大收入来源[2][12] - 公司CFO赵晖表示营收下滑主要由于订阅平台信息服务的医疗机构数量减少[12],公司回应称线上传统业务收入同比下滑,线下连锁业务高速崛起,标志着营收重心正从纯平台服务转向自营诊疗服务[12] 行业合作冲突与信任危机 - 医美行业上下游矛盾公开撕裂,众多医美机构指责新氧"背信弃义"和"吃饭砸锅",质疑其"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2][3] - 冲突案例包括北京某商场新氧青春诊所开业时,隔壁一家大型民营医美集团(新氧大客户,年广告投放几千万元)要求诊所搬家否则撤出合作,最终双方终止所有合作[3][4] - 行业出现"去新氧化"征兆,有医美机构的仪器设备上贴满美团Logo,几乎看不到新氧标识[5];有从业者指出新氧自建诊所与平台合作机构形成直接竞争,尤其对中小型机构冲击明显[5] 平台运营策略与流量导向 - 公司回应自营连锁和平台服务错位互补而非此消彼长,自营业务局限于轻医美常规项目,高端需求用户仍可在平台上找到其他机构[5] - 公司表示新氧青春诊所截至目前没有入驻新氧App,自营业务通过独立App和小程序运营,主App保持平台属性[5] - 实测发现新氧App内无"青春诊所"直接导流内容,搜索"新氧青春"提示暂无相关产品,但通过"机构"入口可见诊所地址电话,通过"医生"栏目可见诊所医师完整信息[6][8] - 门店工作人员透露青春诊所主打性价比,利用上市公司优势获得厂家合作低价[9];北京门店即便工作日也客流不断需预约,周末常需排队[9] 产业链上游价格争议 - 新氧青春诊所推出"奇迹童颜"项目,将艾维岚童颜针与海月兰水光复配,销售价格为5999元/支,而品牌方圣博玛官方指导价为1.88万元/支[11] - 圣博玛发布声明称新氧销售的产品未通过其授权渠道采购,医生未接受品牌方专业培训,存在正品风险与操作隐患[11] - 新氧回应称销售产品均支持国家UDI系统验真,医生资质合法合规,并指责圣博玛无端抹黑和干涉定价权[11] 公司转型背景与战略考量 - 新氧前员工透露,在美团、抖音等大平台竞争下,公司广告服务收入不佳,持续裁员,很早就开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11] - 公司转型是一个漫长过程,包括2021年收购奇致激光、上线专享韩国馆等,业内认为其早有布局线下业务的计划[11] - 公司管理层认为敢于自我革命是优点,积极与机构沟通寻求长期合作共赢模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