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魅族、华为到苹果,为什么手机厂商都在做“AI键”?
36氪·2025-09-16 09:16

行业趋势:手机AI键的复兴与功能升级 - 多家手机厂商在旗舰机型中重新引入实体AI键,包括魅族22、iPhone 16系列、OPPO Find X8/X8s系列、华为Mate 70系列、Nothing Phone (3a)系列以及即将推出的vivo X300系列 [4][8] - 新一代AI键定位为多功能快捷入口,核心功能包括传统操作(如手电筒、相机切换)和AI上下文处理(如屏幕内容分析、语音交互),而非单纯唤醒语音助手 [7][16] - 与2016-2019年的AI键(如三星Bixby键、vivo Jovi AI键、小米AI键)相比,当前设计强调系统级整合,通过生成式AI直接处理实时信息并触发动作 [8][9][11] 技术演进:AI键的功能实现与差异化 - OPPO的AI闪记功能可抓取屏幕内容并由AI自动摘要、提取行程信息,同步至跨设备记忆空间 [11][13] - Nothing的Essential Key配合Essential Space实现个人信息自动归纳分类,构建"个人信息中枢" [13] - 苹果视觉智能通过镜头理解现实世界提供主动服务,华为采用双击电源键触发AI功能,实现三合一设计 [13][19] - 技术依赖多模态大模型能力和系统深度整合,若识别不准或响应慢可能导致体验倒退 [20][24] 市场定位:AI键的战略价值与用户需求 - 当前AI功能处于"有用但不刚需"阶段,使用频率远低于拍照、社交等核心功能 [17] - 实体键优势包括物理反馈强、误操作少、发现性高,可能提升低频AI功能的触达率 [20] - 厂商将AI键视为争夺AI入口心智的战略布局,未来可能成为用户"AI中枢" [22] - 实际价值取决于厂商AI能力成熟度,对能力强者是"战未来"按钮,对能力弱者可能多余 [22] 产品设计:AI键的交互逻辑与用户体验 - 多数AI键设计兼顾通用性与未来性,保留传统快捷功能确保基础实用性 [19] - 华为通过双击触发集成多功能快捷,减少独立按键占用空间 [19] - 实体键将模糊的AI使用意图转化为明确操作路径(点击或长按),降低使用门槛 [20] - 跨厂商设计思路相近(如OPPO、苹果、Nothing),存在相互借鉴优化空间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