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起飞易、高飞难,低空经济凭什么赢?
齐鲁晚报·2025-09-16 11:30

低空经济的产业形态与浙江布局 - 低空经济主要包括三大产业形态:传统通用航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无人机 [2] - 浙江将杭州余杭区、宁波鄞州区等11地列为首批“先飞区”试点,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和模式 [1] - 浙江与广东、江苏、北京、四川并列位列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第一梯队 [4] 传统通用航空领域 - 浙江的万丰奥威是该领域龙头企业之一,其钻石DA40飞机用于航校培训、长途飞行、观光旅行等领域 [2] - 钻石DA40飞机保持月产5架,订单已排满全年,并获中国民航局颁发通往澳大利亚的出口适航证,首次进入亚太市场 [2]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赛道 - eVTOL无需跑道即可垂直起降,吸引亿航智能、小鹏汇天和峰飞航空等企业布局,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 [4] - 杭州成功引入首家载人eVTOL主机制造企业沃飞长空,总部落地萧山,设立研发、制造交付及供应链中心 [4] 无人机领域 - 除了消费级龙头大疆创新,民用和军用市场仍存在大量细分机会 [4] - 台州湾新区是浙江无人机“密度”最高区域,集聚80家上下游企业,建成13处无人机起降场和4条低空航路 [4] 应用场景探索与运营现状 - 医疗配送是目前最成熟的空中物流场景,占迅蚁科技工单总量的六七成,例如13公里距离的血液样本配送仅需16分钟 [8] - 永康开通首条低空直升机航线,将到杭州的车程从两个多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 [8] - 低空消费级的空中游览、跳伞飞行、私人飞行等占比不到3%,而飞行培训、生产作业等占比超过95% [12] 产业链发展与集群建设 -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新增低空项目11个,新增投资额达1.38亿元 [5] - 湖州德清、绍兴诸暨、绍兴新昌、台州湾新区已初步形成低空飞行装备产业集群 [5] - 纵横股份长三角制造基地首架“云龙3中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正式下线,实现中大型无人机“绍兴造” [15] 产业链配套与协同创新 - 宁波江北区凭借电动汽车产业积累,在电池、电动等方面与eVTOL、无人机高度重合,实现顺势延伸 [16] - 浙江华擎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百千瓦级油电混动垂直起降涡电系统”,能使同重量级eVTOL续航能力提升5倍以上,飞行距离最长可突破1000公里,其核心零部件80%实现本地化生产 [16] - 卧龙电驱与万丰奥威研发镁合金轻量化三相异步电动机,并与沃飞长空开发高安全双冗余控制系统,为电动航空器提供动力系统 [16] 发展挑战与瓶颈 - 低空经济投入巨大却难以盈利,示范性强而规模化难 [1] - 空域管理是主要挑战之一,每次空域审批和报备流程都需要时间,与“随时起飞”有差距 [11] - 高昂成本是阻碍普及的主因,例如一架直升机价值数千万元,每次飞行成本不低,短期内难以降到大众可接受范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