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易、高飞难,低空经济凭什么赢?
齐鲁晚报·2025-09-16 11:30
大变局之下,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探索天空。 想象这样的生活:无需下楼,无人机将外卖精准送达窗前;短途出行,搭乘直升机享受点对点服务;通勤路上,飞行汽车在摩天楼宇间自由穿梭……这些曾 属于科幻电影的画面,正逐渐勾勒出低空经济的现实图景。 浙江较早嗅到了这一机遇,将杭州余杭区、宁波鄞州区等11地列为首批"先飞区"试点,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并在产业发展、 集群打造、场景探索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然而,在各地竞速布局、政策密集出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的背景之下,低空经济的全面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投入巨大却难以盈利、示范性强而规模化 难、"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并不鲜见。我们不禁要问:低空经济离真正走进日常生活还有多远?其发展瓶颈何在,又该如何突破? 天上的飞行器,并不都一样 千米空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忙。 2024年,"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土地资源日渐紧缺、用地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为打破"横向"扩张思维定 势,"向天空要空间"已成为政府和产业界的共识。 这片空域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机遇?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吴骏毅指出,"低空经济主要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