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在淘宝、拼多多等开放电商平台,价格失控是成长型品牌普遍面临的严峻挑战,表现为低价链接频出、窜货横行和授权体系失效,这些问题不仅蚕食利润,更稀释品牌价值 [1] - 品牌需要构建一套系统化、可落地的控价作战体系,而非依赖低效的“人肉监控”,以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 - 控价战役没有终点,守住价格底线是守住品牌长期生命力的关键,需要坚持系统作战和多维联动 [9] 控价作战体系策略 情报战:精准监测 - 控价前提是“看得见”,建议借助专业监测工具替代效率低、遗漏多的人工巡查 [3] - 通过设定价格阈值,自动抓取全网商品链接,实现实时预警低于指导价的异常销售行为 [3] - 监测工具能锁定违规店铺,分析低价集中区域,识别窜货源头,为后续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3] 心理战:柔性沟通 - 多数低价行为是渠道商追求短期销量所致,并非恶意对抗,因此沟通应先于对抗 [4] - 采取“感情牌”策略:肯定渠道商销售贡献,阐明乱价对品牌形象和长期利益的损害 [4] - 通过电话、邮件或正式函件进行柔性沟通,明确价格政策与整改要求,以降低对抗情绪,维护渠道生态稳定 [4] 规则战:平台投诉 - 对屡教不改者,需果断启动平台投诉机制,如阿里知识产权平台、拼多多维权通道 [6] - 投诉理由可围绕商标侵权、著作权违规或“未经品牌授权销售”等,并提交完整证据链 [6] - 一旦投诉审核通过,违规链接将被下架、降权或限制推广,形成有效震慑 [6] 体系战:长效防御 - 控价核心是“防火”而非“救火”,需建立清晰的授权管理体系,明确经销层级与价格规范 [7] - 将控价表现纳入渠道考核,并打通线上线下数据,避免线上低价冲击线下市场 [7] - 定期复盘违规趋势,动态调整策略,使控价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7]
品牌控价实战指南:守住价值,打赢电商价格战!
搜狐财经·2025-09-16 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