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向美联储施压,开始酝酿大动作,对中国影响巨大
搜狐财经·2025-09-16 18:08
美联储降息的"靴子"即将落地,全球市场都在屏息等待,这场看似常规的货币政策调整,却因政治博弈与经济数据的角力变得异常复杂。 有人说这是经济疲软下的必然宽松,也有人担忧政治之手会扭曲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究竟美联储的决策天平会向哪端倾斜?降息幅度、政策节奏背后又藏着怎样的逻辑?让我们从争议中寻找答案。 或许有人会说,美联储作为独立机构,哪能轻易被政治裹挟? 毕竟其制度设计本就强调与政府的权责分离,历史上也不乏顶住行政压力坚持政策立场的先例,所谓"司法施压库克"可能只是个别事件,算不上实质性干 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投票格局恰恰暴露了干预空间,美联储7位理事中已有3位明确支持降息,只需再争取1票就能倾向特朗普政府的诉求,这种"差一票"的 微妙平衡,让政治力量有了可乘之机。 关键的是美联储以抵押贷款欺诈为由起诉库克、要求上诉法庭9月16日前出裁决,并非简单的舆论施压。 而是通过司法手段精准针对关键投票人,甚至卡着议息会时间节点推进,这种操作已触及政策决策的核心环节。 虽然美联储的独立性有制度保障,但当政治力量通过非常规手段介入关键成员的去留,其决策天平难免会出现倾斜,所谓"独立"更像是相对概念而非绝对状 态。 毕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