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与公司概况 - 公司宣布连续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和pre-A+轮融资 pre-A轮由金鼎资本-海利得产业基金领投 老股东英诺天使基金持续追投 pre-A+轮由拙朴投资独家投资 资金将主要用于规模化产线落地 公司已开启新一轮融资 [1] - 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 是废弃高分子材料生物回收转化平台 聚焦PET聚酯的生物酶法回收 [1] - 创始团队经历多年天然酶资源挖掘 搭建起大型塑料降解酶库 可回收PET、PU、尼龙、PLA等多种高分子材料 并自研AI算法加速酶的挖掘、进化、改造和发酵底盘进化 目前已跑通千吨级中试线 实现规模化量产 2025年底将完成万吨线通车投产 [1] 团队构成 - CTO董维亮教授为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教授、博导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5项 权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 [1] - CEO向科炜博士是连续成功创业者 本硕博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国重实验室 曾任多家上市公司高管 有十年以上的管理经验以及多个产品从0到1研发、生产和销售经验 [1] - CFO齐云达具有投资人背景 在参与创立公司之前主要关注AI与合成生物赛道 公司组建了产学投结合的复合型团队 [2][3]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预计突破5亿吨 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 [2]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 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 明确鼓励塑料废弃物同级化、高附加值利用 [2] - 公司选择再生PET赛道因其是当前综合条件最优的环节 又符合大宗商品的规模需求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 该领域创业公司仍具备巨大发展空间 国内相关需求有望在几年内迎来爆发 [2][3]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使用AI计算 基于功能和基因序列进行酶挖掘、数万倍加速酶进化、辅助改造底盘菌株高效表达 [5] - 公司数据积累优势在于创始团队从2016年开始大量挖掘天然菌株 在极端环境中持续采样 分离得到高性能天然酶并采集数据积累到酶库中 [5] - 公司搭建了包含数百个能够降解PET、PU、PC、PA甚至PLA等高分子材料的塑料降解酶库 在PET降解酶上率先实现耐酸性突破 并研发出全球首个可直接降解热固性聚氨酯材料的酶 [6] 产业化进展与成本控制 - 公司已在2025年上半年跑通年产千吨的中试线 目前正在建设年产万吨级产线 预计2025年底投产 [10] - 公司将酶改良到能够耐酸性环境 降低了工艺控制难度 同时改良底盘提升酶表达量到4-5g/L 整体降低了酶的生产成本 [8] - 在万吨级量产阶段 公司生物法降解成本可以和化学法持平 预计三年内能使生物法再生PET价格成本降至接近石化原生PET 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让再生PET的成本比石化原生PET更低 [10] 商业模式与市场拓展 - 公司未来3年内主要客户为头部品牌公司 以生物法降解的差异化路径赚取ESG政策和品牌的环保溢价 3-5年后以更好的性能和价格替代石化原生产品 [12] - 公司已向众多国际知名时尚品牌以及海利得等车规级产品客户进行百公斤级送样 预计年底将签订供货订单 2025年实现百吨级出货及千万级销售 随着万吨级产线投产 2026年预期收入破亿元 [12]
AI加速改酶,落地再生PET千吨级产线,「塑新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2025-09-16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