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头部险企发行零息可转债,看保险业融资之路有何新逻辑?
搜狐财经·2025-09-16 18:15

中国太保零息可转债发行 - 中国太保发行155.56亿港元零息H股可转债,2030年到期,创下境内外同时上市国有金融企业首单境外可转债、历史上最大规模港元零票息可转债、近20年首单负收益率港元可转债及2025年至今亚太区金融机构最大海外再融资项目纪录 [2] - 零息可转债以低于面值折扣发行,到期按面值兑付,投资者收益来自购买价与面值差额,例如700元认购面值1000元债券,到期获1000元,收益300元 [3] - 本次发行实现溢价发行,转股溢价率25%,长线投资者认购比例超70%,反映资本市场对公司基本面及中长期前景的认可 [4] - 募集资金用于支持保险主业、推进"大康养、人工智能+、国际化"三大战略及补充营运资金,体现公司聚焦主业与价值创造的战略思路 [5] - 初始转换价39.04港元/股,较9月10日H股收盘价32.20港元溢价21.24%,较连续五日平均收市价31.87港元溢价22.49% [5] - 若全部转换,债券可转换为3.98亿股H股,占现有已发行H股14.36%及总股本4.14%,转换后占H股总数12.55%及总股本3.98% [6] - 高盛、东吴非银及国泰海通评价积极,认为公司利用股价上涨窗口进行低成本融资,提升资本管理弹性及战略主业支持能力 [6] 保险行业融资趋势 - 零息可转债成为保险巨头融资新选择,中国平安于2025年6月发行117.65亿港元零息H股可转债,初始转换价55.02港元/股,较6月3日收盘价46.45港元溢价18.45% [7] - 平安可转债若全部转换可获2.14亿股H股,占H股总数2.87%及总股本1.17%,资金用于补充资本、支持医疗养老战略及一般公司用途 [7] - 保险企业融资方式多元化,2025年截至9月15日11家险企发债规模达496亿元,其中永续债为主流品种,8家险企发行457亿元,超2024年全年水平 [10] - 永续债发行规模头部险企领先,平安人寿130亿元、太平人寿90亿元、工银安盛人寿70亿元、泰康人寿60亿元、阳光人寿50亿元 [10] - 中小险企倾向资本补充债,东方嘉富人寿14亿元、财信吉祥人寿10亿元、中英人寿15亿元 [10] - 增资为常见资本补充方式,2025年上半年13家险企增资超400亿元,平安人寿拟增资200亿元,中邮保险增资39.8亿元,众安在线配股增资39亿港元 [12] - 行业发债规模预计超千亿元,永续债因提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具备最大扩容潜力,资本实力成为险企转型及新赛道拓展关键支点 [13] - 零息可转债与永续债构建险企多元化融资框架,在低利率周期中体现战略适配性,头部企业通过创新工具强化资本结构与竞争壁垒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