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网红企业家罗永浩于9月10日通过微博发文,指责西贝餐饮“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引发品牌创立以来最大的外部舆论危机 [5] - 公司创始人贾国龙对此反应强烈,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并宣布起诉罗永浩、开放全国370家门店后厨供参观、上线“罗永浩套餐”,事件在双方持续数日的公开对抗中不断升级 [8][10][12] - 开放后厨的举措导致公司食材加工细节(如保质期9个月的袋装焖饭、12个月的鸡汤料包、24个月的冷冻蔬菜)被大量曝光,舆论焦点从“是否使用预制菜”转向“预制工艺不透明和价格过高”,事件失控 [12][13][15] - 事件导致公司业绩受显著冲击,事发前两日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分别下滑100万元,舆论关注最集中的9月12日估计下滑200万至300万元 [26] - 9月15日,公司发布致歉信,承诺在10月1日前于全国门店完成部分流程整改,如将儿童餐部分食材改为门店现制,但始终未回应“价格贵”的质疑 [38][39]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面临巨大增长压力,2023年营收为62亿元,与创始人2030年营收破千亿的目标相距甚远 [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平均利润率不超过5%,原料采购成本和人工成本各占约三成 [39] - 公司在全国拥有华北、华东、华南、泰安四大央厨以及呼和浩特、武川、正蓝旗等生产基地,为全国300多家门店供应食材 [24] - 有员工透露,其所在门店整体业绩在事件前已下滑约10% [1] 公司战略与治理 - 创始人贾国龙于2023年9月20日重新出任CEO进行改革,将品牌定位由西北菜转变为“家庭欢乐餐厅”,Logo由“西贝莜面村”改为“西贝XIBEI” [11] -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贾国龙持有北京西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85%的股权,公司关键决策多来自创始人的“一言堂” [31] - 公司曾多次尝试快餐与零售副牌(如贾国龙功夫菜),但均未成功,于2024年决定“丢掉一切快餐幻想”,将精力回归主品牌 [20][41] - 有合作方指出,公司在反复试错的副牌项目和店面装潢上浪费了大量资金 [41] 行业背景与创始人观点 - 创始人贾国龙高度认可餐饮标准化,将其类比为造车,认为其复杂度高但科技含量低,人的变量多 [19] - 创始人认为,通过中央厨房生产成品半成品不属于市场监管总局定义的“预制菜”,并坚信公司走“优质平价”路线,定价合理 [24][39] - 中国餐饮行业在从野蛮生长向标准连锁化迈进的过程中,现代化管理能力存在短板 [32]
商业头条No.92 | 西贝惊魂120小时
 搜狐财经·2025-09-16 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