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融资平台加速出清 多地提前实现隐债清零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6 19:07

化债工作进展与目标 - 多地加速推进地方融资平台隐性债务清零工作,部分省市计划在年底前完成融资平台全部清零目标[1] - 杭州市财政局计划推动融资平台合规用好国家金融支持政策,确保今年底前实现融资平台清零目标[1] - 浙江金华市财政局提出坚决完成今年化债任务,确保非棚改隐债和融资平台双清零[2] - 全国隐性债务化解进度显著加快,目前已有82个区县完成全域隐性债务清零[2] - 财政部要求地方政府在2028年底之前完成地方隐债清零[3] - 截至2025年6月末,超六成的融资平台实现退出,意味着60%以上的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经清零[6] 具体地区化债案例 - 福建龙岩市武平县提前4年实现政府隐性债务清零,4家融资平台债务同步化解完毕[4] - 四川甘孜州新龙县2024年化解政府隐性债务342.4万元,已全面完成隐性债务清零目标[4] - 辽宁营口市辽河经开区已完成隐性债务清零目标,全年债务支出足额纳入预算,按期偿还全口径债务利息1431万元[4] - 新疆正在分类推进14家未退出融资平台的清退工作,指导和督促262家已退出的融资平台加快剥离政府融资功能[4] - 浙江舟山市通过制定一债一策化解方案,提前一年半实现隐债清零[5] - 江西省上半年有205家融资平台退出,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62.7%,累计化债进度超80%[7] 融资平台转型与退出机制 - 预计多数平台将在2029年后转型成功,成为有现金流业务的市场化经营的地方国有企业[3] - 各地融资平台须于2027年6月底前完成退出[6] - 融资平台退出需满足隐性债务全部清零、已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完成市场化转型、取得三分之二以上金融债权人同意等关键前提[6] - 湖南省正研究制定融资平台转型退出指导意见,全力完成化债和融资平台压降任务[7] - 海南省国资委力争2025年实现融资平台全部退出[8] - 山西省财政厅要求未完成市场化转型、存量隐性债务未化解完毕的融资平台公司,不得作为专项债券项目单位[8] 金融机构角色与化债成效 - 银行通过信贷支持积极协助地方平台降成本、化风险,有力推动了地方债务风险缓释工作[8] - 农业银行表示坚决落实化债政策,融资平台客户数量和债务规模实现双下降[9] - 化债打通了资金链条,使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得到改善,风险显著降低,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明显增强[8] - 地方政府在化债压力降低后,预计会有更多政策空间与资金实力进行发展,工作重心将转向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经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