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 国务院批复在十个地区开展为期两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 [1] - 试点地区覆盖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等经济发展活力强、消费旺盛、软硬环境较好的城市群和都市圈 [1] - 试点方案总体结构一致但各有侧重,围绕激发技术要素、推进土地集约配置、引导人力资源流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增强资本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及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 [1] 土地要素改革 - 试点将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赋予试点地区更大土地资源管理自主权,依据人口存量和变化趋势匹配新增建设用地 [2] - 试点将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并创新产业用地供应体系,包括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 [2] - 试点将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和盘活存量土地,细化低效用地认定标准,推动城镇低效用地腾退退出,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2] 技术要素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构建统一技术市场规则体系,强化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等基础制度,完善技术确权、定价、交易标准 [3] - 政策将促进数据跨平台流通,推动各地区、各领域技术交易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发展国际技术交易 [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五统一、一开放”基本要求 [3] - “五统一”包括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市场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市场监管执法和要素资源市场 [4] - “一开放”指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行内外开放联通,不搞封闭运行,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 [4]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及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需要,在当前国际经贸不确定性背景下意义尤为重要 [4]
学习笔记|多维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16 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