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错过互联网不能再错过AI,欧盟迎来背水一战
第一财经·2025-09-16 20:54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正迅速成为下一代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其重要性可媲美互联网和智能终端 [1][2] - 欧盟在AI时代面临背水一战的关键时刻,若再度错失良机,在未来产业与科技角逐中或将被彻底边缘化 [1][2] - 欧盟必须同步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文化更新,以抓住最后的窗口期 [10][11][12] 欧盟在AI领域的竞争劣势 - 2023年美国私营领域AI投资约625亿欧元,而整个欧盟加上英国仅约90亿欧元,投入差距巨大 [2] - 全球约73%的大语言模型由美国公司开发,15%出自中国,欧洲企业在这一前沿领域几乎难觅踪影 [3] - 2018年至2022年欧洲深度科技创业公司仅吸引约325亿欧元投资,同期美国超过1200亿欧元 [4] - 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前十名中无一来自欧洲 [7] 欧盟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 欧洲资本市场偏保守且碎片化,高风险创新项目难以获得持续大规模融资 [4] - 只有约12%的欧洲大企业尝试收购初创公司或设立企业风投基金,美国这一比例接近40% [5] - 欧盟市场分散,各国语言文化、市场准入和监管要求不一,未形成真正统一的单一市场 [6] - 欧洲消费者和企业使用的云服务有80%90%依赖美国巨头,AI模型训练算力平台几乎完全仰仗外部供应 [8] 欧盟的应对策略与现有优势 - 欧盟推出Euro Stack计划,构建自主基础设施生态,推动云计算、AI、量子技术等领域的互操作和安全标准 [8] - 启动Invest AI计划,拟动员约2000亿欧元投资AI,其中200亿欧元用于建设45座超大规模AI超级工厂 [9] - 通过《欧盟芯片法案》,计划斥资430亿欧元振兴本土芯片研发和制造 [9] - 欧洲学术界有深厚研究功底,孕育了诸多AI基础创新,如深度学习算法LSTM由德国学者发明 [3] 未来发展的关键路径 - 加速推进欧洲云计算、算力中心、芯片等底层能力建设,打造自主可控的数字底座 [10][11] - 提高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包容度,鼓励长期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11] - 培育开放进取的创新文化,形成更加宽容失败、勇于冒险的舆论氛围,强化产学研结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