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接连发行境外可转债,跨境融资成“补血”新思路


上市险企境外可转债发行 - 中国太保发行港元H股零息可转债 融资规模155.56亿港元 转股溢价率25% [1][3] - 中国平安发行H股零息可转债 融资规模117.65亿港元 [3] - 中国平安去年7月发行35亿美元可转债 利率0.875% 2029年到期 [6] 可转债融资特点与优势 - 零票息前提下实现溢价发行 打破多项纪录包括境内外同时上市国有金融企业首单境外可转债 近20年来首单负收益率港元可转债 [3] - 可转债在转换前不摊薄现有股东权益 转股后提升核心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4] - 港股普遍比A股便宜 转股价格更容易达到 [6] 融资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募集资金用于支持保险主业及公司三大战略发展 补充集团资本需求 支持医疗、养老新战略发展 [3] - 优化资本与债务结构 以低成本方式提升资本实力 支持主业发展 [4] - 深化公司国际化战略 以香港为支点融入国际市场 提升跨境服务能力和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4] 行业背景与融资趋势 - 保险市场内卷加剧 利率中枢下行 行业转型步入深水区 险企面临经营压力 需补充资本增强竞争力和风险抵抗能力 [5] - 保险公司持续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永续债等方式增强资本实力 [5] - 境外市场提供更多资金来源和灵活融资工具 未来更多险企可能选择境外融资以获取更大资金池和更低成本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