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美联储降息?港股哪些方向还有机会在
搜狐财经·2025-09-17 04:48
港股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恒生指数创阶段新高,港股互联网板块补涨,与日经225、韩国等股市上涨同步[1][2] - 港股上涨逻辑包括美联储降息导致外资流向其他市场[1]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是港股上涨重要动力,累计净流入已近4.8万亿元,今年有望达到5万亿元[5] 港股估值分析 - 恒生指数PE估值从9倍升至12倍,估值百分位达80.08%,已脱离正常估值区间[4] - 恒生指数行业权重为金融31.7%、可选消费23.6%、信息技术19.9%,互联网公司回归上市拉低了金融权重[7][9][11] - 恒生指数绝对估值达15倍PE时被视为较高估水平[11] 主要港股指数估值比较 - 中概互联指数PE为20.46倍,百分位16.09%[13] - 恒生科技指数PE为23.37倍,百分位32.84%[15] - 港股通消费指数PE为22.14倍,百分位24.22%[17] - 恒生消费指数PE为18.70倍,百分位38.12%,是唯一低于20倍PE的指数[19][24] A股与港股市场比较 - 上证指数微涨0.04%,上涨家数超3600家,中位数涨幅0.71%,整体呈震荡格局[1] - 创业板指数PE达43倍,百分位接近50%,估值高于港股主要指数[20] - AH股溢价指数参考价值因A股公司赴港上市而下降,如宁德、恒瑞等存在溢价[11] 消费板块估值与股息 - 恒生消费指数与中证白酒指数PE均约为19倍,处于低估或正常区间[22][23] - 恒生消费指数股息率为3.22%,中证白酒指数股息率为3.64%,提供一定安全垫[26] - 恒生消费指数为纯消费属性,不含互联网及AI科技板块[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