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住房租赁新条例如何破解老问题
经济日报·2025-09-17 07:21

法规背景与意义 - 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于9月15日正式实施,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化、法治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1] 租赁住房安全与健康标准 - 规定用于出租的住房必须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 [1] - 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1] - 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需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 [1] 租赁合同与备案管理 - 租赁双方应当使用实名签订住房租赁合同,并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向所在地房产管理部门备案合同 [2] - 合同备案制度有助于明确和稳定租赁关系,避免纠纷后缺乏合同依据 [2] - 若出租人未办理备案,承租人可以办理备案,确保交易和合同有备可查 [2] 押金管理与租赁关系解除 - 出租人收取押金需在合同中约定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除合同约定外不得无正当理由扣减押金 [2] - 住房租赁经纪机构和网络平台经营者不得代收、代付住房租金和押金 [2] - 出租人依法解除合同应通知承租人并留出合理腾退时间,不得采取暴力、威胁等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腾退 [2] 租赁企业与经纪机构行为规范 - 住房租赁企业需建立住房租赁档案,健全信息查验等内部管理制度 [3] - 从事转租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应按规定设立并公示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通过该账户办理资金收付 [3] - 住房租赁经纪机构需对收费服务项目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外加价或收取未标明费用 [3] 纠纷解决机制 - 因押金返还、住房维修、腾退等产生纠纷,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 [3] 市场影响展望 - 随着《条例》实施和相关配套政策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将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租赁双方合法权益将得到更有效充分的保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