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年轻人的追星新“暗语”:喊叔圈“老婆”,写女星“梦文”
虎嗅·2025-09-17 07:32

亚文化粉丝群体特征 - 以Z世代为主的年轻群体在互联网上活跃表达 通过创作同人作品和标榜特定身份标签如“梦女”、“嬷嬷”、“泥塑”来进行自我认知和情感投射 [7][9][52] - 该群体模糊虚拟与现实边界 将线上情感关系延伸至线下生活 例如将游戏角色视为“三次元男友”并获得家长认可 [7][9][43] - 粉丝行为充满反叛意识 通过“嬷嬷”或“泥塑”等方式实现对传统权力关系的扭转 获得掌控感和俯视强者的快感 [53] 粉丝身份类型与定义 - “梦女”源于日语“夢女子” 指幻想自己与角色/明星发生情感关系的群体 其创作产物包括梦女文和梦女图 其中“爱情向”最为主流 [10] - “嬷嬷”指角色/人物的受腐唯 即唯粉但只接受自担在CP中处于受方 适合具有“美强惨”特质或引发怜悯心的角色 [15][16][17] - “泥塑”是“逆苏”的谐音 指对角色/人物进行性别转换 突出其相反性别的气质 例如称男性为“老婆”或女性为“老公” [23][24] - “整肃”与泥塑相对 强调自担本身性别的特质及其对异性的吸引力 [24] 内容创作与平台生态 - 小红书因女性用户为主和兴趣推荐机制 成为女明星梦女文的主要产出地 例如一篇文淇梦女文获得3.5万赞和7500次收藏 [30][31][62] - 微博 Lofter AO3等平台聚集大量泥塑和嬷嬷的二创内容 例如微博“内娱泥塑bot”拥有8.5万粉丝 单条沈腾泥塑博文转发量超3000 [39] - 创作内容高度个性化 粉丝通过二创投射自我经历和情感 例如小真的梦女文复现自身成长经历 引发读者共鸣 [55][56][62] 线上线下商业业态 - 衍生出“梦占”这一塔罗占卜流派 粉丝通过梦占师占卜与角色的情感走向或游戏抽卡概率 价格约为1张牌/1问10元以下 通灵传讯几块钱/分钟 [44][46][48] - 线下业态包括委托coser和国乙夜场等服务 不仅限于梦女 CP粉 嬷嬷 公公均可购买 例如coser会按嬷嬷偏好展现特定特质 [49] - 三次元艺人粉丝通过追线下活动强化情感连接 例如胡海泉的约20名嬷嬷粉丝全勤购买演唱会前排票 艺人互动进一步固化粉丝称呼如“小妈” [51] 粉丝心理与情感投射 - 粉丝行为本质是自我情感投射 官方设定或艺人真实特征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粉丝自身看到什么和想要投射什么 [53][57] - 梦女文中的女性关系描写反映复杂情感 包括仰慕 陪伴和竞争 这折射出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共同压力和状态 [55][62] - 不同粉丝对同一对象的投射结果具有独特性 形成“一户一哥/一户一姐”现象 因为每个粉丝通过自身选择塑造出独属于己的角色形象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