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自7月底试运行以来业务进展迅速,截至9月11日处理业务198.1万笔,金额达4.27亿元 [1] - 该网关的构建是金融基础设施国际化的重要进展,旨在通过“一点对接”降低系统对接成本,提升支付效率与体验 [2] - 业务已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境内外主要支付机构 [3]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的建设与意义 - 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和中国银联建设,于7月30日正式投产上线,优先支持“外包内用”业务 [2] - 建设意义在于为国家层面形成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的对外统一接口,降低机构间系统对接成本和多次改造的资源浪费 [2] - 推动形成统一的境外钱包机构合作标准,提升境外钱包引入效率和使用体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2] 业务运营数据与参与机构 - 试运行期间(截至9月11日)办理业务198.1万笔,总金额为4.27亿元 [1] -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银联国际、支付宝、财付通、Alipay Connect、Tenpay Global等境内外主要支付服务商 [3] - 业务覆盖范围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钱包在中国境内商户的使用 [3] 业务模式与技术支持 - 支持“外包内用”和“内包外用”两种业务类型,可处理二维码主扫和被扫模式下的交易 [3] - 具体模式包括“外包内用”主扫、“外包内用”被扫、“内包外用”主扫、“内包外用”被扫 [3] - 统一网关系统支持对交易信息转接的实时处理,用户体验高效有序,基本做到无感支付 [3] 未来发展规划 - 预计将持续扩大参与机构规模和跨境支付互联互通范围,支持更多符合要求的机构接入 [3] - 相关工作自2025年初全面展开,已向参与机构发布了统一网关业务规则和技术规范 [2]
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办理业务金额已达4.27亿元
证券日报·2025-09-17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