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打标:上传未声明AI内容,微博、知乎一天了也没识别到
AI生成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都必须"亮明身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 简称《标识办法》)落地后,互联网平台AI内容打标情况如何? 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了20款APP的AI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现状,发现腾讯元宝、 DeepSeek、文小言、夸克等10款生成式AI应用均已按照《标识办法》要求,在相应生成类文本、图 片、视频上"打标"。 实测还显示,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10款内容传播类APP为用户提供了主动标识功能。但 其中部分平台的相关功能入口较为隐蔽,在有效引导用户进行自主标识方面有待改进。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用户未主动声明、疑似AI生成的内容,部分APP在及时识别与补充标注上还存在不 足。 实测10款生成式AI应用: 均已"打标",有平台页面标识不够醒目 测评发现,样本AI应用对生成的图片、视频的标识样式较为统一,多位于左上角或右下角,用户下载 后标识依然可见。其中,豆包、夸克、即梦AI生成的图片、视频下载后,还会在原有标识的基础上, 进行二次"打标"。例如,夸克在生成图片、视频的左上角添加了"AI生成"字样,用户下载保存后,右下 角还会新增水印"夸克AI"。 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