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基又现大额赎回,年内超1200只债基收益为负,公募费率新规影响几何?
36氪·2025-09-17 12:55

债基赎回压力与市场表现 - 债基在经历7月和8月的大滑坡后,9月以来未有明显回暖迹象,短期内仍面临大额赎回压力 [1] - 自7月以来,已有67只基金因大额赎回而提高净值精度,其中债基达60只,占比接近90% [2] - 9月以来,已有6只债基发布因大额赎回提高净值精度的公告 [1] - 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在7月内跌幅为0.29%,8月内跌幅为0.52%,两个月合计跌幅为0.80% [2] - 9月初至今,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跌幅为0.01%,仍在低位徘徊 [2] 债基产品类型与涉及机构 - 出现大额赎回的60只债基中,纯债型基金有44只,被动指数型债基有11只,混合型债基有5只 [2] - 混合型债基占比不到10%,赎回压力相对较小,因其有20%资产可投资可转债、新股或直接投股 [3] - 涉及的产品管理人包括“券商系”公募(如汇添富、华安)、“银行系”公募(如工银瑞信、中银)以及券商资管和信托系公募 [3] - 出现大额赎回的产品包括投资商业银行债券的产品,如“嘉实商业银行精选D” [3] 债基收益率与市场对比 - 截至目前,全市场有超过1200只债券型基金年初至今的收益为负 [1] - 与之对比,股票型基金仅有不到120只收益率为负 [6] - 7月以来,中长期纯债基金月度回报中位数处于负区间 [6]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影响 - 证监会就基金销售费用规定征求意见,股票型基金认(申)购费率上限调降至0.8%,混合型基金调降至0.5%,债券型基金调降至0.3% [5] - 赎回费率新规下,债基频繁交易成本上升,其赎回费用下限将与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持平 [5] - 股票型基金降费幅度更大,叠加“慢牛”行情,资金或更多流入权益类市场 [1] - 权益类ETF总规模在9月16日已达到4.35万亿元 [5] 债市调整原因与前景 - 除“股债跷跷板”效应外,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是导致债基赎回情绪波动的重要因素 [4] - 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7月初的1.64%上升至1.80%,导致债券价格下滑,债基资产减值明显 [6] - 债市从6月下旬开始调整,当前已调整2个月有余,债市调整本身可能放大波动 [6] - 短期看,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未回落,叠加基金赎回费率新规等消息扰动,债市或维持震荡格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