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家超,重磅宣布!港股大涨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17 14:34

宏观经济与政府治理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施政报告,主题为"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预计香港今年经济增长2%至3% [1][3] - 特区政府将建立"部门首长责任制",系统化部门主体责任,并强化公务员评核机制 [3] - 特区政府成立AI效能提升组,统筹指导政府部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重组工作流程,推进AI+发展和AI政务 [3] 资本市场与金融改革 - 港股市场于9月17日大幅上涨,阿里巴巴股价161.3港元,涨幅5.081%,成交额181.1亿港元;腾讯控股股价662.5港元,涨幅2.713%,成交额97.22亿港元;中芯国际股价66.8港元,涨幅5.696%,成交额87.44亿港元;百度集团股价133.7港元,涨幅18.11%,成交额65.3亿港元;美团股价105.5港元,涨幅5.184%,成交额101.94亿港元;药明康德股价213.6港元,涨幅11.25%,成交额28.64亿港元;小米集团股价57.55港元,涨幅1.949%,成交额57.37亿港元;宁德时代股价502.5港元,涨幅5.346%,成交额15.05亿港元 [5] - 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万港元,其中非住宅物业投资可算入额由1000万港元提升至1500万港元,住宅物业投资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港元但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 [3] - 香港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回归,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5] - 积极争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港设立办事处,港交所将与东南亚交易所深化合作,吸引东南亚发行人在香港第二上市 [6] - 未来几年香港预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跨境理财通2.0"优化后,内地投资香港的财富产品户口由2.5万个增至11万个 [6] - 将进一步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吸引更多基金落户;证监会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机制,加强与前海和上海合作 [6] 黄金市场发展 - 特区政府采纳推动黄金市场发展建议,目标三年内推动黄金仓储超越2000吨,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 [6] - 推动金商在港建立或扩建精炼厂,并与内地研究来料加工后出口至香港交易 [6] - 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做准备 [6] - 丰富黄金投资工具,协助发行黄金基金,支持开发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等新产品 [6] - 支持业界成立黄金行业协会,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在港设立首家境外交割仓库并推出在港交割新合约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正与深圳和前海探索数字金融发展和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合作,措施预计今年内公布 [7] - 整合内地办事处,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拓展来自内地内陆省市货物的多式联运,经香港运往国际市场,目前重庆和成都货物已循铁海联运经深圳或广西转运至香港 [7] - 持续优化"跨境支付通",拓展与民生相关的汇款应用场景,明年优化在广东及福建省养老的香港长者现金援助发放安排,可直接汇入其内地银行账户 [7]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首三座大楼已落成,生命健康科技、微电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产业租户正陆续进驻,另外五座大楼于2027年起陆续完工,将采取"边建设、边进驻"模式 [8] - 推动内地数据在合规安全保障下跨境流动到河套香港园区用于科研,助力AI应用测试与创新 [8] - 今年内推出北区沙岭约10公顷数据园区发展用地招标,提供先进算力设施,推动数据及AI相关产业发展 [8] - 特区政府去年已为自动车建立规管框架,今年批出三个区域作测试,以加速自动驾驶无人化、规模化发展,尽快实现商业营运 [9] - 将争取通过规管网约车服务的法例,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10] 绿色能源与航空产业 - 支持市场发展换电型电动车及自动化换电站技术,鼓励建设区域供冷系统,推动现有建筑物减碳 [10] - 已推出3亿港元高速充电桩鼓励计划,目标在2028年底前提供额外3000支高速充电桩,并计划推出六块用地用于建设高速充电站,巴士公司也将开放充电设施供其他车辆使用 [10] - 加快和广东省共建"氢能湾区走廊" [11] - 引入欧洲领先航空服务公司落户香港,设立飞机拆件、高价值零件回收及交易服务,并与香港国际航空学院合作培训专业技术人才 [11] 医药健康产业 - 吸引更多药企落户香港,进行罕见病药、高端肿瘤药及先进疗法制品等临床试验和治疗,通过河套"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让药企在港深同步开展试验 [12] - 筹备成立"国际临床试验学院",培育大湾区临床试验人才 [12] - 将于2026年内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提交规管医疗器械立法建议,目标成为国际认可的药械权威监管机构 [12] - 加快"1+"新药审批机制,试行优先审批能应对治疗严重或罕见疾病的创新药 [12] - 推动大湾区内临床数据标准化,构建真实世界数据平台 [12] - 医院管理局将成立"引进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办公室",通过大数据确定本地病人对创新药物治疗的需要及效益,引入符合病人利益及具成本效益的创新药械 [12] 基础设施与通关便利 - 正在重建的新皇岗口岸和沙头角口岸将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放宽经常访港旅客使用e-道登记条件 [8] - 于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设立全港首个"无感通关"试点,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完成过关手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