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家超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探索缩短港股结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证券时报·2025-09-17 15:08

资本市场发展 - 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 [3] - 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3] - 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3] - 与内地相关机构商讨落实在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扩充互换通下利率衍生品种类,适时推出跨境人民币回购业务 [3] - 金管局旗下迅清结算(CMU OmniClear)将与港交所合作,研究让投资者在单一平台集中管理及相互抵押股票和债券等不同资产 [4] - 推动使用离岸中国国债作为不同清算所抵押品,与瑞士、阿联酋等地市场建立连接 [5] - 香港证监会积极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 [5] - 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机制,加强与前海和上海合作,为内地私募市场引进更多境外资金 [5] - 港投公司会通过直接或共同投资,培育具潜力的本地私募及对冲基金机构 [5] -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要求申请人在港投资不少于3000万港元,其中非住宅物业投资可算入额提升至1500万港元,住宅物业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港元下调至3000万港元 [8] - 金管局推动银行业尤其内地银行在港设立区域总部,吸引更多内地企业在港设立财资中心,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研究优化税务宽减措施 [8] 财富与资产管理 - 未来几年香港预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5] - "跨境理财通2.0"优化措施自去年2月启动后,内地投资香港的财富产品户口由2.5万个增至11万个 [5] - 进一步优化基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吸引更多基金来港落户 [5] 金融基建与债券市场 - 香港特区政府会推进巩固香港债券中心地位 [4] - 香港证监会、金管局及港交所将增加市场接触,鼓励更多企业在港发债,使更多环球资金参与香港债券市场 [3] - 持续优化"跨境支付通",拓展与民生相关的汇款应用场景 [3][8] - 特区政府明年会优化可携现金援助的发放安排,在广东及福建省养老的香港受惠长者可选择由政府将款项直接汇入其内地指定银行的账户 [3][8] 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 - 推进AI+发展,落实AI政务,促进AI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提升社会效率 [6] - 推出30亿港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支持本地资助院校吸引AI等方面的国际科研顶尖人物来港 [6] - 引入一家欧洲领先航空服务公司落户香港,设立飞机拆件、高价值零件回收及交易服务 [6] - 吸引更多药企落户香港进行罕见病药、高端肿瘤药及先进疗法制品等临床试验和治疗 [7] - 通过河套的"大湾区临床试验协作平台",让药企在港深同步开展试验 [7] - 预计于明年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并提交规管医疗器械的立法建议 [7] - 医管局将成立"引进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办公室",主动引入符合病人利益及具成本效益的创新药械 [7] 贸易与物流 - 积极拓展货源,推动来自内地内陆省市的货物沿铁路、海路、陆路和江河的多式联运,经香港运往国际市场 [7] - 重庆和成都的货物已经循铁海联运,经深圳盐田港或广西北部湾,再转运至葵青港上船 [7] - 金管局和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创立达10亿美元的新投资基金,用于香港和其他大湾区城市"出海"到沙特阿拉伯的企业 [9] 大宗商品与黄金市场 - 香港特区政府将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员会",由财政司司长领导,加强大宗商品政策的顶层设计和长远策略制定 [10] - 推动发展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伦敦金属交易所已批准八个在港交割仓库 [10] - 为大宗商品贸易商落户香港提供半税优惠,利用金融创新优化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流程 [10] - 深化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及内地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联通发展 [10] - 推动香港机场管理局及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 [11] - 推动金商在港建立或扩建精炼厂,并与内地研究在内地进行来料加工 [11] - 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做好预备 [11] - 丰富黄金投资工具,协助发行人发行黄金基金,支持开发代币化黄金投资产品等新产品 [11] - 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在港设立了首家境外交割仓库,并已推出在港交割的全新合约 [11] 市场表现 - 《施政报告》发布后,恒生指数大涨1.66%,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14%,均创下阶段性新高 [12] -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显著回暖,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超过33%,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过41% [15] - 港股市场今年以来新股发行规模大幅增长,截至8月底的总融资额达137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6倍 [15] - 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额为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 [15] - ETF每日成交金额攀升至338亿港元,同比增幅高达184% [15] - 沪深港通成交额创历年同期新高,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为17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港股通日均成交额为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 [15] - 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为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 [15] - 科技类公司普遍表现较好,百度集团-SW大涨近19%领涨,蔚来-SW、中芯国际、京东集团-SW、美团-W等个股均表现强势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