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概况 -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于9月10日在厦门启幕,核心主题为“精耕时代,潮涌嘉禾”,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 [1] - 大会重点探讨“政、资、产”三方协同机制,旨在整合资源,破解产业发展痛点 [1] 一级市场投资趋势 - 今年一级市场募资端和投资端呈现同比双升态势,投资方向转向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硬科技领域 [4] - 创投市场从关注用户量、GMV转向讨论技术参数、良品率,进入“硬核时代” [4] - 硬科技创业者需要产业资本多维赋能和社会共同搭建的创新生态环境 [4] 投资策略与理念 - 应沿着龙头产业和配套优势产业做集中投资,避免产业趋同和产能过剩的内卷 [5] - 做早期科技类投资需成为50%的技术专业人士,看重团队整体能力与技术市场人员搭配 [7] - 企业家需将技术与市场需求结合,靠真实场景需求尽快实现现金流打平 [8] - 投资工作需要形成闭环体系并不断迭代,国产替代完成后产业必然要面向海外市场 [36] - 投资人需具备系统思维能力,从杂乱信息中抽象出底层因果逻辑和事务本质 [37] - 出海企业应把握“精”“专”二字,集中资源用最有优势的产品在产业链中获取牢固位置 [41] 低空经济 - 低空经济投资价值显现,物流端和载人端均涌现出营收数十亿、准备申请科创板IPO的公司 [12] - 该领域投资呈现三大特点:约40%投资在天使轮、持续加注头部明星企业、投资标的上移至上游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 [16] - 低空经济核心价值在于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未来通过载物+载人打通货运+客运,形成常态化服务闭环,待商业消费场景达万亿级规模后将进入最大爆发周期 [17] - 载物机型研发积累的运行数据经验和生态伙伴可复用于载人机型开发 [21] - 解决供应链100%国产化需先摸索出场景闭环激活需求端,下游创造足够量才能驱动上游企业技术产品赶超国际标准 [22] - 飞行器是一整个生态系统,配套的高精度仿真系统和控制方案对研发、可靠交付和规模化落地至关重要 [72]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 - AI正在重构制造业生产逻辑与竞争力:让创新想法通过柔性产线快速实现、推动“经验制造”转向“数据制造”、优化供应链效率 [79] - AI改造工业场景需先突破三大核心技术问题:数据可及性和标准化、算法匹配、边缘端足够算力,并确保产品落地后有50%-60%的毛利空间 [80] - AI对工业场景的颠覆性创新在于重塑生产关系,将人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创造性工作 [84] - AI工业投资核心是押注技术穿透产业鸿沟的能力,数据闭环与工艺参数壁垒构成真实护城河 [90] - 未来新的AI范式中,人机交互的起点可能从“屏幕”转变为“机器人” [33] - 1688正推出产业大模型,让AI渗透到研发、生产、营销、销售和售后各环节,提升TOB领域供需匹配效率 [51] 具身智能 - 推动具身智能产业跃迁的核心动力在于真实场景中实现经济性替代与价值沉淀的应用落地 [28] - 当前国内对具身智能的关注度是一级市场中最高的,但实际投入资金仍远远不足,其市场空间远超预期,本质是在“创造劳动力” [29] - 在具身智能领域,必须深度理解场景、构建闭环解决方案,才能将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35] 新能源 - 突破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关键在于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物联网平台与人工智能算法是核心 [71] - 算法正在重新定义能源网络,未来可能实现“车网互动”,使新能源车从能源消费者变为能源网络供给参与者 [76] - 能源的核心指标是度电成本,落后产能因不符合“降本增效”的底层逻辑将被市场淘汰 [91] - 新能源投资策略需跟随上层政策方向,并关注技术突破带来的经济价值提升 [95] - AI背后终极比拼的是能源,未来经济大国间竞争主要是算力和能源两个维度 [97] 半导体与国产替代 - 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需要全产业生态协同作战,突破“中等技术陷阱”和隐形生态壁垒 [46] - 国产替代已升级为“创新超越型替代”,鼓励打破行业、学科及供应链壁垒,定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 [42] 生物医药与AI制药 - 创新药行业发展是政策、资本、技术、产业周期多重叠加的结果,投资是了解周期、预测趋势、提前布局的过程 [62] - 企业永恒的定盘星是临床价值的创造,而非追逐资本的大潮涨落 [64][66] - 随着技术迭代和价值凸显,AI制药来到商业模式天平趋于平衡的时间点,需建立“合理对等”的商业模式,例如AI筛选的重磅分子与药企达成数亿元乃至更大的授权交易 [67] 出海战略 - 出海是大势所趋,需在国内设立稳固支点,选择出海路径需考虑双边关系稳固程度和适航双边认可,目的地国家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 [23] - 中国在海外竞争是全产业链的竞争,需从设计、渠道、销售、品牌等全产业链环节抱团出海 [52] - 中国拥有完整覆盖全球六百多个工业品类的产业链 [52] 企业运营与AI应用 - 企业拥抱AI需全员参与实际操作,AI能在生意不好做时帮助企业找到多元化发展方向和路径 [56] - 未来市场由年轻人主导,企业应多招聘年轻人,利用其思维和对AI电商的理解开拓传统企业视野 [57] - 企业活下去、活得好靠三个核心:产品是根基、服务是桥梁、商业化是引擎 [34][35]
产业升级下一局:不拼故事,改拼“精耕”|36氪2025产业未来大会金句集锦
36氪·2025-09-17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