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险企资本补充创新路径扩容
金融时报·2025-09-17 16:30

中国太保H股可转债发行详情 - 成功发行155.56亿港元H股可转债,实现零票息溢价发行,长线投资者认购比例超过七成 [1] - 初始转股价格为每股39.04港元,较H股收盘价和当日交易均价的溢价率分别约为21.2%和22.5%,转股溢价率为25% [1] - 债券于2030年9月18日到期,为零票息债券,募集资金将有效提升资本实力以支持主业发展 [1]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0%,太保寿险为13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64%和215% [1] 零票息可转债成为行业新趋势 - 中国平安于2025年6月宣布拟发行117.65亿港元、2030年到期的零票息H股可转债,用于支持金融核心业务及医疗养老新战略 [2] - 两大头部险企的试水推动零票息可转债成为保险公司资本补充的创新选项 [3] - 2025年以来保险公司境内发债规模已超过800亿元,加上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的可转债,境外发行规模约273亿港元,全年发债总额突破1000亿元 [4] 零票息可转债的优势 - 显著降低融资成本,零票息设计意味着存续期内无需支付利息,减轻现金流压力,融资成本低于传统债券品种 [3] - 优化资本结构,可转债转股后直接转化为公司核心资本,有效提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3] - 兼顾投资者与发行方利益,投资者享有股价上涨收益而不承担下跌风险,发行方审批流程简洁高效,对股权结构影响小 [3] 行业资本补充背景与动因 - “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后对核心资本认定更严格,叠加利率下行导致资本消耗加速,险企面临更大偿付能力缺口 [5] - 金融监管部门将偿付能力规则过渡期延长至2025年底,推动保险公司加快资本补充节奏 [5] - 除可转债外,多家险企通过资本补充债、永续债及股东增资等方式积极补充资本金 [4] - 政策支持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国务院意见要求保险机构发挥长期投资优势,培育耐心资本,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4]